男性喝完酒冷知识?男生喝完酒应该注意什么(男生喝完酒该怎么办)
8412023-09-09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我论文中参考文献有教科书应该是什么格式呢,以及不建议教科书文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教材不能作为论文参考文献,应该以近三年学术期刊作为参考文献列在论文最后,写清楚作者,刊物名称,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包括书)的格式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05,一般是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就可以了,如下一个引用:[1]许才军,张朝玉.地壳形变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按照你的问题,引用应该是[1]作者.历史教材名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课本可以作为参考文献,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来源的准确性:课本作为一种书籍,需要注意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信息的准确获取。2.引用格式:不同的学科使用不同的引用格式,需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选用正确的格式。3.引用的方式:课本中的内容可以作为引文或者引用段落,需要在引用过程中标注清楚。因此,课本作为参考文献需要遵循严谨的准确性和格式,同时需要注意不同学科的特定要求。
秦始皇焚书数量虽多,但种类并不多,真正毁绝失传的更是少之又少。咱们先来看看具体情况。
需要焚毁的书目包括两大项:一是“史官非秦记”。史官所写除《秦记》之外的所有著作,亦即秦朝统一前六国的官方修史;二是民间的“诗、书、百家语”——不包括“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类书籍。也就是《诗经》《书经》(尚书)和诸子百家有关政治方面的言论,但这些博士官都予以存档。
总结起来,真正焚绝的只有六国的史书,其他所有书目都有存留——顶不济国家图书馆还有一套。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所焚书籍,“诸侯史记尤甚”。六国史书本就属于官方资料,一直“独藏周室”,民间是看不到的,而且能烧的也仅限于能搜集到的,六国君主陪葬或者深藏的并未焚毁,比如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就被盗墓的给挖了出来,相信以后还会有。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诗经》和《书经》,百家政论还在其次,所以焚烧的大多是这两种书。尽管当时法律规定非常严格,有“偶语诗书者弃市”的禁言条文,这些书仍旧“多藏人家”,被一些嗜书如命的人绞尽脑汁地保存下来——比如秦国博士伏生,就将《书经》砌在自家墙壁中,所以烧得并不彻底。伏生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他藏书方式还很多,大汉肇始,刘邦要求民间献书,一时“诗书往往间出矣”,这一本那一本的都冒出来了,藏得结实着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谓“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并非指六部经典——《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全没了,而是只缺了一门《乐经》,也就是为哼唱《诗经》而作的曲谱——当时连《诗经》都不让说,谁还敢大声唱呢。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坑儒”实则为“坑术士”,杀的多是占卜算卦炼仙丹的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绝传了六国的官方修史和《乐经》曲谱,自然不至于造成文化的断代。而且秦朝焚书禁言并未实施多久,3年后秦始皇死了,5年后主张政策的李斯也死了,11年后汉朝就建立了。至于后来好多典籍的缺失,则不能全赖在这次焚书上,国家图书馆是项羽一把大火烧没的,官方留存的好多孤本就此灰飞烟灭,伏生砌墙里的《书经》只残存29篇,也是因为秦末战火把他家房子毁了的缘故。此后王朝更迭战乱不断,各类图书文献也惨遭厄运,严重的如西晋八王之乱,“秘阁藏书二万九千余卷尽毁”,五胡之乱“七万余卷典籍毁于一炬”。
秦始皇以法家代百家,不让人们“以古非今”,和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一样,都是为了压制异见,只留官方一种声音。虽然秦始皇焚书没有想象中严重,但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以至于后来者不遑多让,各种焚书事件层出不穷。然而有焚就有救,中国文化也不会因此而失去传承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我论文中参考文献有教科书应该是什么格式呢和不建议教科书文献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