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论股 股市冷知识
14742023-09-09
style="text-indent:2em;">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专家们说中国股市将进入牛市上证很有可能超12000点是真吗,以及专家建议进场吗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中国的专家太多了,尤其股市专家特多。股市将进入牛市,这几乎谁都知道,无须专家们来啰嗦。没想到专家们特立独行,又整出个上证要超过12000点,简直可笑!
A股目前的状况,上证12000点,可能吗?痴人所梦!如果可能,至少十年内看不到。
有些所谓的专家,看到美股20000多点,就炮制出沪指超12000点的观点,以此来吸引市场的眼球,获取点击率和关注。只要了解A股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到。说稍微远一点,这轮牛市也难以达到。除非这轮牛市是长牛,连续十年以上的长牛。
不说别的,A股上证指数近十年来依旧在3000点附近徘徊。近两天才接连突破3100点、3200点、3300点。为什么?其中最大的问题是A股投机氛围太浓。
市场里大家都喜欢投机,主力拉一波,赚了钱就走。留下散户在山岗上站岗,不得不待在股市,因为要解套。
A股价值投资的太少,短线投机的太多,市场很难留住资金。
没有资金的持续买入,指数不可能持续上行。
其次是制度的问题。A股是T+1交易制度,今天买入,明天才能卖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性。限制涨幅是10%和5%,这也便演绎了涨停板、连续一字涨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股市风景。牛市来了一哄而上,牛市结束做鸟兽散。牛短熊长,伤了很多股民的心。牛市一来就猛涨,就像最近,一天涨幅5.71%,涨了一百多点,像疯了的牛一般。这是很难持续的,你说每天一百多点,能涨多久?
再来说,为何有一段时间市场内量能萎缩厉害?因为很多聪明资金在场外观望,不肯入场。有行情就进来赚点钱,没行情就将资金撤出股市。
外国的成熟市场,都是实行T+0,没有限制,买卖自由,涨跌顺应自然。因而价值投资的多,投机的少,于是股指逐波而上,走出慢牛行情。
村里的领导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逐步推出完善市场的策略。注册制的推行,指数编制,T+0的探讨,都意图把A股推向成熟。
综上所述,上证指数要想上12000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A股取消涨跌幅限制,实行T+0交易制度。
2、A股市场过渡到成熟市场,价值投资者的数量多过投机者的数量。
否则,上证指数超过12000点就是痴人说梦!
除非村长对我有意见,跟我对着干,硬是出利好政策,狂拉指数!那我无话可说,就当我前面说的放了一个P!
中国股市成立时间比较短,市场上缺少真正的专家,人们所称的专家大多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家。
近来深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屡创新高,突破了近五年以来的压力位,确实已经进入了牛市阶段。上证指数也突破了近两三年来的压力,在突破的过程中,也放出了巨量,换手相当的彻底。两三年的套牢盘,在平均意义上来说,都得以解套。不看好的已经走了,看好的会继续看好。从最近市场的表现和板块轮动周期延长来看,也就是说,板块轮动较少发生一日游这种状况,上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基本上可以牛市来对待了。这个时期凡是有炒股经验的人,都能发现目前是处在多头的市场,目前确实是可以唱多的。中国股市成立30年,真正成长起来大概也就是十多年左右,目前人们所称的专家在股市打拼,从真正意义上讲,也就是十年左右。他们也仅仅经历了为数不多的牛熊市,大多数停留在理论上,甚至理论都不是很成熟。而且这些所谓的专家大多数都缺乏实战的操练,真正的入场了,就是一个大韭菜。
其实从炒股技术上来说,真正有实力的实盘操作者,就是要追涨杀跌。从追涨来看,我们常见的打板敢死队,就是追涨的典范,并没有看到他们个个头破血流,反而一部分人炒得有滋有味,战胜了大多数的股民。从技术角度上来看,股票不上涨,哪里会形成上涨趋势?只有股票涨了,才能看清股票的发展方向,做趋势性交易的人,就是要去追涨。从杀跌来看,很多主力庄家在出货时绝对不拖泥带水,无论股票怎么跌,就是坚决的出货,他们的收益也超过了大多数的股民,该出货的时候是要坚定。从技术角度上来看,一只股票从上涨变为下降趋势,股票破位了,谁杀跌的越早,谁的损失就越低。不追涨杀跌,只是针对股市技术较差的人,针对股票相对稳定的时期而言的,并非适应任何人和任何时期。许多所谓的专家根本不懂这个道理,他们也只会生搬硬套一些股市的俗语,根本不会去祥加分析。
目前的市场,无论从技术角度上还是现实结果上,确实可以唱多。追涨杀跌是股市胜利的真正法宝,只不过是一般人用不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如果你真的懂趋势交易,就明白趋势启动,压根不存在所谓的启动瞬间。
所有的K线,全部都是要事后确认的,只不过有些进行了回踩确认,有些则是直接开始了爬坡确认。
这也就代表了,没有所谓的启动瞬间一说。
过分追求启动瞬间,而忽略确认环节,结果就是被一些假的趋势突破给蒙蔽,最终落入陷阱。
既然是准备做趋势交易,就不该急于一时,更不应该追求那分毫之间的精准。
毕竟,大趋势来了,即便错过5%-10%,错失的利益,也并不大。
那些追求短线精准入场的,其实是做超短线交易的投资者,压根不是什么趋势交易者。
这就好像,有些人永远想着自己买入抄底,能够抄在地板上。
但往往结果证明,都是在半山腰上。
所以,追求启动瞬间的人,往往抓不到启动瞬间。
因为真正确认完启动以后,你再回过头看,就会发现启动瞬间的捕捉难度,是非常高的。
启动趋势,是一个打破多空平衡的点。
而要撬动这个点,需要很多的准备,还需要做很多资金层面的博弈。
压根不是一瞬间,一个价格,那么一些成交量就能改变的。
所以,最终能够捕捉到的,其实是动态的趋势变化,带来的买入信号,而不是某个瞬间。
趋势交易的核心,其实就是趋势信号,而这个信号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在捕捉趋势信号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趋势本身是什么。
趋势严格意义上只有两种,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
由于一些股票会长期徘徊在趋势中,所以形成了第三种趋势,震荡趋势。
整个趋势都是围绕这三种趋势展开,其中趋势启动,仅仅是上涨趋势的信号而已。
针对这三种趋势,以及趋势带来的信号,我们分开做讨论。
1、上涨趋势。
所谓的上涨趋势,可以理解为一只股票,始终运行在上行通道中。
毕竟明显的标志,就是低点不断升高,高点也不断升高。
单凭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在趋势初期,你压根没法确认。
理论上,必须有两个低点,才能确认趋势,否则,只是一种对趋势的猜测而已,并没有办法百分百证实。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趋势性上涨,就必须要有二次探底,或者是回踩,理论只是理论而已。
趋势的回踩,很有可能在趋势中断才出现,那时候股价早已脱离底部许久了。
上涨趋势的本质,是资金不断入场,导致在不同价位的抛压持续变化,买方长期占据主动权,带动股价上涨。
翻译过来的话,因为资金长期的买入,并且锁定了部分仓位。
这导致买卖双方供需的长期不平衡,卖方少,筹码一旦被收走,就供不应求,股价就会上涨。
这中间的核心,其实是惜售。
上涨趋势形成的根基,就是资金买入导致的股票惜售。
如果是短期的上涨趋势,由于上涨过快,惜售并不明显,股票就会放量。
如果是长期的上涨趋势,由于股价上涨较慢,惜售情况就比较明显,总体成交量就偏温和。
但不管怎样,上涨趋势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改变市场局面,所以成交量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想要在趋势启动的时候入场,对于成交量的总体把握,就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具体还有什么其他信号,下文会着重去讲。
2、下跌趋势。
下跌趋势和上涨趋势刚好相反,是一段漫漫下跌的路。
这里的漫漫,并不代表是慢慢,也有可能是急跌和慢跌夹杂着出现的。
下跌趋势不买,尽量不买股票,不加仓,这个是铁律。
这和下跌趋势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跌趋势的形成,主要缘于接盘资金的枯竭。
有些人说是主力资金的出货,其实不然,因为在下跌的后期,主力资金早就已经出逃殆尽了。
由于接盘资金特别有限,所以买卖双方并不平衡。
你可以理解为,有价无市,只能低价抛售,否则买盘资金压根无法承接那么多卖盘。
在下跌趋势中,由于没有赚钱效应,资金的耐性是非常差的。
如果没有人愿意买,它就会放弃部分收益,选择低价卖出。
时间越长,卖出的资金就越多,股价下跌的概率就越来越大了。
所以,下跌趋势中,并不一定会放量,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没有人接盘。
那什么时候有人接盘,什么时候才会止跌,趋势才有可能会慢慢地翻过来。
有很大一部分长期下跌的股票,其实是没有什么主力资金,没什么庄家的,活跃的只有散户。
大资金即便不卖出,也都是躺平的态势,压根不会去做什么补仓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没人买,自己也就不会飞蛾扑火。
等到股价足够低,凸显出价值投资的机会时,才有可能有资金在下跌趋势末端入场。
下跌趋势的特色,是低点越来越低,反弹也越来越低,几乎看不到赚钱效应。
正因为没有赚钱效应,所以吸引不到资金入场炒作,一旦资金断裂,又会进入下一个下跌周期里。
下跌趋势的形成,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年累月的资金出逃,最终耗尽了买盘,才导致的。
而耗尽买盘,也就意味着要么出现急跌,要么股价打得特别低,有资金入场。
要么慢慢阴跌,直至股价足够低,有资金入场做多。
两种情况的结果,其实都是价格足够低,资金的回流而已,只不过是周期不同而已。
3、震荡趋势。
还有一种趋势,叫做震荡趋势。
简单地说,就是低点差不多,高点也差不多,股价在某个区间上上下下徘徊。
震荡趋势,出现在几个阶段,筑底、筑顶和中继。
震荡可以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多空的平衡,算是一种制约,是筹码在交换过程中,资金的博弈。
聪明的主力资金,在震荡中不断做差价,尽量立于不败之地。
而很多散户,在震荡过程中,就是被收割的那部分。
因为过于期待股票走出趋势性行情,进行追涨杀跌。
震荡趋势中,主力引导着多空双方的博弈,并且在博弈中降低自己的成本。
筑底和上涨中继的震荡,主力都是尽量收集廉价的筹码。
在下跌中继和筑顶的震荡中,主力都是尽量在高价抛售筹码,自己进行减负。
震荡行情的核心,就是不会出现趋势,因为抛开主力以外的资金,并没有太大的举动。
主力资金没法一把通吃,希望吸引到其他资金的关注,所以就会出现震荡的行情和趋势。
震荡趋势的核心,是高抛低吸,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辨别单边趋势和震荡趋势。
震荡趋势的辨别核心,其实是理解资金的意图。
趋势的突破是资金集体入场抢筹,趋势的破位是资金集体离场。
震荡的核心,是资金来回的倒卖差价。
所以,在一个波段上涨的顶峰,如果出现明显的放量调整,回到一个相对低位后,股价又开始出现上涨,就是一个明显的震荡信号。
震荡趋势,一般不会只存在一个波段,主力一定会反复多次。
因为反复多次后,这个震荡区间的韭菜才会被割完,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适当地采取高抛低吸的方式,是最好应对震荡行情的手段。
先把三种趋势看明白,把背后的资金逻辑搞明白,才能结合一些信号,做好趋势交易。
很多人都没看明白趋势,就在那边找什么突破口,启动点,那怎么可能会找对呢?
下面聊聊上涨趋势的核心,以及判断依据和信号。
上文提到了上涨趋势,主要源于资金的不断扫货形成,但扫货的背后,其实是有核心逻辑的。
除了部分妖股的上涨,核心逻辑是赚钱效应,绝大多数的上涨趋势,都是源于题材和业绩,题材和业绩的统称,其实是“业绩预期”。
简单地说,题材本身,是带来业绩预期的。
而业绩报表,其实是业绩的兑现落地,以及对于未来业绩预期的展望。
两者本身的交点都在业绩预期上,最终的落地点是资金抢筹,炒作业绩预期。
所以,大资金逻辑,其实是统一的。
趋势确认的第一核心,压根不是什么价格,而是资金入场带来的放量。
股民执着于价,而资金入场的本质,却是量。
所以,趋势要确立,必须要放大量,用大量成交来洗清浮筹。
当量能放出后,再度进入缩量期,股价仍在缓慢上行,那么上涨趋势就比较明确了。
资金入场后,不论股价的涨跌,都进行了坚决的锁仓。
后续资金的进出,产生了一个新的平衡,再次确认买卖供需之后,趋势就彻底确立了。
把握好量,成了整个趋势的关键中的关键。
但是,光有量没有价,资金原地的卧倒,或者说是区间的震荡,也是形成不了上涨趋势的。
趋势确认的第二个核心,一定是价格的上涨,赚钱效应的涌现。
价格上涨代表的,其实是赚钱效应,也代表了资金的获利。
如果赚钱效应能延续,只能说明资金的入场越来越多了。
毕竟10块钱的股价和11块钱的股价,差10%的涨幅,对应的是10%的市值。
市值的上涨,代表市场总体资金量需要增加10%,否则将没有资金接盘。
股价上涨,理论上是会带来抛压的,因为股票贵了,赚钱的人多了,抛售的意愿增加了。
而股票可以不断上涨,只可能是两种情况,就是资金的买入量远高于卖出,或者是筹码被锁定,导致的钱多货少。
这两种情况表现出来,就是股价不断地上涨,创出阶段性的新高。
让所有人都能赚到钱,是上涨趋势的核心。
当然这种赚钱,并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的,周期是不确定的。
因为当所有资金都要变现的时候,如果后续资金不足,是很容易由上涨趋势,转为下跌趋势的。
趋势确认的第三个核心,其实是通道,就是趋势通道。
所谓的趋势通道,其实就是趋势的依托。
上涨的趋势中,股票一定会出现上涨,也一定会有调整。
所谓的趋势通道,指的是股票上涨后的回调,所在的通道。
所有趋势中的回调,都是一部分资金上车的好时机,但是这部分资金的上车,也是有价格依据的。
也就是说,有一些资金是不会追高买入,而是会在趋势通道附近等待机会。
那么趋势通道,自然就是一个买入的价格依据点。
一般会用趋势中低点的连线,去推测整个上涨通道,但其实趋势越长,通道就变化越多。
所以,很多时候,利用均线来做通道的判断,是相对容易的。
而20日均线和108日均线,作为短期和中长期的通道依据,是相对最准确的。
均线之所以有效,其实是因为均线的价格,代表了一段时间内股票的平均价格。
资金能在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买入一只股票,其实就是相对比较合适的上车点。
所以,很多上涨趋势中的股票,都是依托某根均线作为通道,一步步往上走的。
而当价格明显脱离均线,出现超涨情况的时候,大量资金涌入和流出,就容易形成阶段性的顶部。
上涨趋势的核心三要素,就是量、价和趋势均线,三者缺一不可。
趋势交易,其实是一套相对实用的交易战法,因为在牛熊市都是有效的。
相比很多战法,在牛市里有效,在熊市里失效,趋势交易更符合资金运作的基础规律。
但趋势这个东西,要去捕捉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有大趋势,小趋势,周期不同,力度也不同。
想要把握短平快的小趋势,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要把握中长期的大趋势,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所以,中长线的趋势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效果也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趋势的把握,对于买点的把握,是需要推敲和琢磨的,不可能细致到启动一瞬间。
任何的交易策略,都是有利有弊,我们只是在寻找一套可以大概率赚钱的方式理论而已。
所有的理论,也有需要推敲的细节,必须得通过实践去精进,去打磨交易细节和决策。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