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拍马屁?拍马屁问题
11712023-09-0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时,应怎么办,研究讨论解决办法问题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谢谢!
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作为领导,那就必须协调各方,组织发动科研技术人员继续攻关,以求突破,打开局面!
你所说啥都不懂的领导,那就完全不称职,关键时刻,他的上级领导只好果断撤换调整,换上有作为,敢担当的新任领导,组织更强有力的技术骨干,各方协同,全力攻关,直到技术难关攻破,问题解决!
除此,我不曉得还有神马良策!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
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
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1、记成功的经验。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
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怎么提高教学能力高考有哪些套路?北大博士:这些应试技巧要会,条条提分!教师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帮助每位老师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一、对教师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教师的发展为了提高不同水平教师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教师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 年以下的为一级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顺利胜任教师岗位,成为合格教师";工作5~15年的为二级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熟练把 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成熟型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教 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帮助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最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 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教师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老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侧重,比如: 一级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二级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三级教师的反思在二级教师基础上强调了"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制定有效 指导策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教师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教师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老师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教师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我们在指导一级教师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帮助老师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老师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反思笔记。老 师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 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帮助的?"为了避免讨论结果的空洞、抽象,我们会为一级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老师在发现别人 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老师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教师会 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在结合教师实践对教师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教师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教师实施 计划之前,对老师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老师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 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老师自己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老师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帮助老师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探讨怎样做可以更好。如果是后一种 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老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老师一起分析出现问题 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老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老师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 过程,也就成了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 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如果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 个集体反思的过程,老师再自己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教师的反思提供支持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老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教师。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教师在专 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 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浏览2382016-09-12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能力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教育评价”的内容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申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途径。”其核心策略是自我反思,这种反思能力能促进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纲要》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促进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将主宰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各种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培训实践的核心问题。我们来分析当今幼儿教师缺少反思能力的原因。缺少反思的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使我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接受知识的传授,周而复始,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毫无新意的机械劳动。诸如“这种方式是否是好的方法?”“能否换种方法效果更好?”“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全班的幼儿?”等等这些问题,未能更深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上有些幼儿教师还较保守,相互之间的研讨交流不够真诚,导致教师们还没确立起反思的意识。2.缺少反思的氛围。许多幼儿园也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时把教育科研搞成轰轰烈烈地形式。老师与老师之间有所顾忌,未能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未能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反思氛围。3.缺少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置、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的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结合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的各环节,变为教师学习、培训基地。1.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实施新课改,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阅读各地幼教刊物。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长此,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也会逐一明朗。2.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炼反思能力。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备课和实施教育活动。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3.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幼儿教师还要抛开“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与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4.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反思能力。上级部门、领导、家长、同事、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我们要以正确地态度积极对待,并将它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查找自身原因的好机会,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发展。二、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反思的焦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思,所获得的结果不同。1.从成功之处出发。在大班的操作活动《水果串》中,老师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果玩具,让幼儿串自己喜欢的水果串。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很有创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的按同一种水果的大小顺序串,有的按两种水果交替串,有的按三种水果交替串等,其中渗透了科学领域中的分类、排序。《纲要(试行)》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2.寻找不足之处。在一次观摩课中,老师组织一节艺术课,用橡皮泥制作刺猬背果子。幼儿们在兴趣很浓地团、拍、捏,桌子的另一边有几个小朋友有些噪动,老师走过去一看,他们兴奋地喊:“老师,老师,看我的小兔子!”原来,王子建小朋友把本应该插在刺猬身上的许多刺仅仅插了两根,而且刚好插在眼睛上面,看上去也蛮象小兔子。唉,这个调皮蛋。今天是让他做刺猬,怎么做起兔子来了?而且今天园领导来观摩。虽然老师内心着急,但故作镇定地先表扬了他的创造力,然后作淡化式地离开了。这个片断,老师虽然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态度还不够明确,而且没有进一步挖掘孩子的创造力。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化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3.抓住教学机智。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老师让每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妈妈的相片来园。许多幼儿都带来妈妈各种各样的生活照,其中王亚琪小朋友在一旁低着头,“老师,我没有妈妈的照片。”随后,有的小朋友说:“他妈妈一张相片都没有?嘻嘻……”王亚琪小朋友顿时满脸通红。老师马上意识到王亚琪小朋友父母到外地去打工,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老师马上说:“王亚琪妈妈在外地工作,她的许多相片放在外地,,亚琪,你说是不是?”“对呀,在我妈妈那里有许多漂亮的相片。”王亚琪马上高兴地说。那没有相片,等一下活动要用,怎么办?最后,小朋友们帮他想出了一个即省钱,又快的办法?——为妈王亚琪妈画一幅画。最后主题墙上出现了一幅特殊的“相片”。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各不相同,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作为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尽可能地摆脱孩子不应承受的烦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童年应多一些欢笑,多一些快乐!4.发现幼儿的创新。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捕捉幼儿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观点、思维、角度、正确地引导幼儿,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呵护和发展。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使用反思方法1.反思日记。这种方法很随意,幼儿教师只要多留意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能够找到反思的素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对比进行讨论分析,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3.现场讨论。工作在幼教战线的教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所得的结论为全体教师共享。4.行动研究。在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我们老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为弄明白遇到的问题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 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 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 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学校 进行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考核,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 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施“硬考核”。 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 基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熟练阶段。 1、基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 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使用”的问题; 2、开发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工具软件,像Flash、Photoshop等,主要解决信息 技术“能做什么”的问题; 3、整合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例研究相结合起来的培训,主要解决 信息技术“为什么用”的问题。 4、技术熟练阶段。主要的培训内容是 Office中的Powerpoint、Frongpage和Flash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样用好”的问题。 三、加强整合教学问题反思,为研究型教师发展开拓思考之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对青年教师而言,良好的基本功对于提高授课质量作用重大,青年教师平时授课中应重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教师的首要职能是讲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要任务是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往往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基本功相对欠缺,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在授课中容易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 一、教学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讲、写、演、画”和课后的教学评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的听”的授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必然也会引起教学基本功的改变,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要求。 (1)授课节奏快。随着多媒体进入可堂,授课时多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书写。这种靠鼠标的点击速度明显快于在书写,造成了授课的节奏加快,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变短,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意把握授课节奏,注意授课内容的衔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学生的理解。 (2)授课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增加了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多的资料、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应注意方法,区分重点、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课内容。 (3)课前准备的时间长。课前除了要认真准备教案,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好幻灯片的设计,设计不仅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间的衔接、幻灯片效果,奔着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的目的对讲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幻灯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阅资料需要的时间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思考。 授课时出现的新特点,对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年青教师把握好细节,平时练好基本功,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心灵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可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计划、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要求自己通过一门课达到提高哪些具体目的。(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授、教学名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可以从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进行把握设计。课堂的开头要有新引力,可以采用故事开头法、问题开头法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中间内容要饱满,要信息量大,要有兴趣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尾要有悬念,可以使用悬念结尾法、事实结尾法等形式。各个环节逻辑鲜明、联系紧密。同时注意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包括幻灯片的内容、形式、重难点的区分,图片和视频的插入,尽可能使每一页幻灯片都有吸引点,力避满页文字,让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尽可能使幻灯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4)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最后的考试发现授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教师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注意提高专业与文化素养,就能够才能使他们在讲台上运用自如,青年教员的教学功力逐步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
楼上回答有误党委会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对重要问题意见分歧较大,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应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提交下次会议讨论决定。
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人意见执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议情况向上级报告,请求裁决。建议你去读(麦肯锡方法)
这本书
关于作者
艾森·拉塞尔,曾担任麦肯锡公司咨询顾问,服务过的客户包括金融、电信、计算机和消费品等领域的众多知名公司。
关于本书
麦肯锡是世界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全球排名前100家公司中有70%左右都是它的客户,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培养了许多顶尖的管理思想家和商界领袖。这本《麦肯锡方法》将告诉你:麦肯锡并不神秘,方法论铸就神奇。通过学习麦肯锡的思考方法,能帮助你高效地解决问题。
核心内容
麦肯锡咨询工作中最核心的三个方法: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与事实为友;二、让思路清晰的关键是系统分析问题;三、更快找到解决方案的捷径是初始假设,直奔问题答案。
今天解读的书叫《麦肯锡方法》,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12万字,本文会为你解读这本书的精髓:麦肯锡咨询工作中最核心的三个方法。
这本书在美国出版以后,一直再版,为什么呢?很大一个原因当然是“麦肯锡”这个金字招牌。我们都知道,麦肯锡是世界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全球排名前100家公司里面有70%左右是它的客户,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培养了许多顶尖的管理思想家和商界领袖。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麦肯锡之所以有这样的声誉与成就,和它发现和发展了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方法论有关。事实上,在100多年前,世界上并没有专门的咨询公司,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向老前辈请教,寻求意见。而后来,随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而很多公司发展速度很快,他们需要更多营销、管理、财务、法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为自己提供咨询意见,于是管理咨询公司就应运而生。比如,麦肯锡的创始人,詹姆斯·麦肯锡就是会计师。这些专门的咨询公司在不断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超越了过去的专业局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慢慢地,他们发展出了一套方法论,使得高效解决问题成为了一种可以学习的专门技能。
很多人非常羡慕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成员,觉得他们非常厉害,是人中龙凤。不过,正如这本书副标题所表达的一样:麦肯锡并不神秘,方法论铸就神奇。我们通过学习类似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的方法,也能让自己成为一名解决问题的高手。
而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作者正是曾经麦肯锡公司的咨询顾问,他的名字叫艾森·拉塞尔。他将揭秘麦肯锡最有价值的理念和方法,告诉你麦肯锡那些高级大脑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无论是复杂的商业问题,还是琐碎的生活小事,运用麦肯锡的思考方法都能帮助你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我会从三个方面来讨论麦肯锡方法的核心观点:第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与事实为友;第二,让思路清晰的关键:系统分析问题;第三,更快找到解决方案的捷径:初始假设,直奔问题答案。让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部分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与事实为友。很多人以为,麦肯锡之所以能够收取高昂的咨询费用,是因为他们有经验丰富的专家,类型多样的案例库以及从顶级名牌大学精选的高材生,凭借着他们的天赋,智慧与经验,麦肯锡的咨询顾问才能在复杂的商业问题中纵横驰骋。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都有道理,不过,很多人其实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秘密,那就是,他们不仅仅重视经验,更重视事实。
更重视事实的意思是,无论我们对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丰富的经验,都不要在一开始就下判断,而是要先广泛地收集资料,了解真实情况。这就好比,经验再丰富的法官,如果不先研究大量的证据就做出判决,那他判出冤假错案的几率就会大幅增加。同样地,麦肯锡也发现,如果要高效地解决问题,首先要做的反而是收集事实。收集事实,与事实为友,不仅是麦肯锡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守的原则。这是因为麦肯锡发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首先,收集更多的事实能够避免咨询师被自己或客户的错误的直觉、经验所误导。有一次,麦肯锡的团队接到了一个新项目,客户提出的问题是,请麦肯锡对他们公司一个部门的业务扩张机会进行评估,研究他们在什么样的时机下,采取扩张策略更合适。通常而言,如果我们接到这么一个任务,头脑中第一时间就会出现过去各种类似扩张机会的经验案例,脑海中能浮现出很多可能的选项。可是,当麦肯锡团队回到收集事实这一步,用了几周的时间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客户的这个部门遇到的问题,并不是能扩张自己就能解决的,相反,它应该关闭或者出售。这就是坚持与事实为友的好处,能让自己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好地看清问题的实质。
其次,坚持与事实为友,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那就是更容易增加解决方案的说服力。要知道,尽管麦肯锡咨询公司是一个金字招牌,可是毕竟去给客户进行汇报的项目经理人往往是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你想想,那些在商场驰骋多年的客户老总们,为什么要听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的建议呢?这里面的秘密就在于年轻的咨询师掌握了更多的事实。不是年轻的咨询师有力量,而是事实有力量,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自己就是咨询出身,有一年我带着公司的年轻咨询师去给市长汇报方案。我本来还担心我的同事太年轻,市长可能不重视。结果当他如数家珍般地把市长想知道但不知道的各种事实情况逐一分析,并提炼出原因和建议之后。市长大加赞赏,连说后生可畏。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哪里是后生可畏,这是事实的力量。
所以,我们学习麦肯锡方法,首先要学习麦肯锡这种与事实为友的态度和方法。这个方法,其实不仅能用于给客户解决问题,也完全能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里。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协调沟通各自的任务分工。没有经验的新员工,如果觉得领导安排的任务太重了,往往会跟领导说:“头儿,任务太多,我做不完啊。”这个时候,领导会笑眯眯地说,“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完。”你该怎么办?其实,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用事实说话。你可以把事实逐一列出,这么说:“头儿,您看,我平时一天能完成三篇稿件,也就是说,一周五天,我可以完成15篇稿件,但是这周给我安排的任务是30篇稿件。就算我加班熬夜,一周完成20篇就是上限了,您看,这个任务是不是延长工期或者再找一个同事来协助,确保任务进度呢?”这样沟通,是不是更有说服力?这就是麦肯锡方法的第一个基础:与事实为友。
不过,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思考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往往牵涉的各种因素特别多,如果你再去收集各种事实,发现要处理的信息就更多了,千头万绪,很难理清楚思路。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这就用到了麦肯锡的第二个核心方法:让思路清晰的关键——用MECE法则系统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看起来简单,可是真要是仔细思考,往往都很复杂。比如,假设你现在经营着一个淘宝小店,最近生意下滑,你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够提高我淘宝店的利润?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小,其实很大。因为这个问题背后牵涉的影响因素和事实可能非常多,比如你产品的风格,你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水平,销售文案的质量,甚至淘宝相关的技术规则和政策,都会影响到你的利润。这个时候,你怎么处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在人类的历史上被不断重复:怎么样捕获更多的猎物?怎样提高工厂的利润?等等其实都是一样的问题。而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他们有一套解决这种复杂问题的思路,并形成了相应的方法论。那就是,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子问题,只要解决了全部的子问题,就能攻克这个复杂的问题。
这种化繁为简,分而治之的思路,是麦肯锡处理复杂问题的一个关键。其实,这种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运用非常广泛。比如,让你直接吃一大块牛排你吃不了,可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就很容易。当年,科学家认为人类是无法把火箭送上月球的,这是因为人们通过精密的计算后发现,要把火箭送上太空,火箭的自重要高达100万吨。可是,后来有人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进行拆解,把火箭送上月球的步骤分成几个阶段的子问题一一解决之后,就提出了“分级火箭”的方法,火箭飞一段距离,抛弃一部分自重,结果问题豁然开朗,引刃而解。所以,学会把目标分解成小任务,化整为零地处理,是一个很有效的思路。
不过,麦肯锡不仅采用了这种思路,还把化整为零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系统分析方法原则,即MECE法则。所谓MECE的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说,我们在拆分问题时,每一个子问题应当相互独立,而所有的子问题汇总起来又完全穷尽了母问题的可能性。这个方法在另一位麦肯锡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写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而言,麦肯锡认为,任何事情的解决方案都可以归纳成一个中心论点,而这个中心论点可以由三到七个分论点来支持,而每个分论点下面又可能有三到七个的分论点,如此层层延伸下去,就能把这个复杂问题拆分成简单的子问题。而这里面的关键是,子问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又没有遗漏母问题的内容。
那我们怎么样应用MECE法则,把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层一层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呢?我们继续用前面说的,淘宝店如何增加利润这个问题来分析,如何用MECE的方法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子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想让淘宝店利润增加,无非有三种途径:要么增加销量,卖得更多;要么降低成本,获利空间更大;要么提高售价,增加收入。你还能够想出除了这三个途径外,让利润增加的方式吗?如果想不出来,就说明这三个子问题穷尽了母问题。而销量,成本和售价,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他们彼此可以视作互不影响,所以,也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这个分解问题的过程,就符合MECE的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当然,问题只分析到这里还没完,我该怎样提高销量或降低成本呢?这些问题,可以继续用MECE的方法进行分解。比如如何增加销量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解为:提升文案内容质量、进行促销活动,增加更多品类,给老客户提供优惠等等。类似地,我们可以梳理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用MECE的原则检查。最后就能找到很多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的方法。
你看,用MECE的方法就能很清晰地找到很多提高利润的解决办法。是不是复杂的问题简单的很多?不过,如果你仔细留心的话,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用MECE的方法分析之后,可能产生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一方面,这些新思路未必都可行,有的效果明显,有的可能作用并不大。另一方面,我们这么多想法,如果一个个尝试,要花多少时间啊?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方法最有效呢?
第三部分
这个问题就要在我们接下来这一部分解决了:用初始假设,直奔问题答案,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说到如何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这就涉及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认识。很多人都认为,解决问题的顺序应当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找到答案,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前面所有研究分析工作完成之后的结果,答案也就理所应当地在最后一个环节作为最终成果,展示给大家。这个想法呢,从逻辑上来看,并没有错。可是,从实际解决问题而言,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往往并不是如此按部就班地执行而得到的。相反,很多解决问题的高手,都是先找到一个可能的答案,然后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换句话说,在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前,就要设想出问题的可能答案。
你可能觉得,这可真是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如果先有了答案,那还需要工作吗?但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个方法并不新鲜,是你一直在用的方法,只不过你并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说,你在要出门的时候,突然发现找不到钥匙了。这个时候,你在解决一个钥匙在哪里的问题。现在你提出了问题,不过你肯定不是准备分析完钥匙的起源、丢钥匙的可能时间、地点、丢钥匙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后,得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再去找钥匙。相反,你一定是先找出自己昨天穿的衣服,在兜里摸一摸,看有没有,如果有,那OK,你就拿好钥匙出门。如果没有,我再找找最可能有钥匙的地方在哪里,是不是放另一个包里了。你看,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有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比如钥匙在衣服兜里,然后在去验证这个答案是不是有效。
这个找钥匙的过程,和我们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思路其实都一样。而这个过程中,涉及了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原则,让我们稍微把这个案例的过程引申阐述一下,更好地理解麦肯锡方法是怎么高效解决问题的。在找钥匙的过程中,如果按照麦肯锡MECE方法分析钥匙丢在哪里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为丢在屋子里和丢在外面,这两个相互独立又完全穷尽的选项。而把丢在屋子里这个问题再用MECE方法分解,可能会分成: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里。我们一一去找就可以。而丢在外面这个问题要分解,可能就要把上次用钥匙之后走过的地方,进行分段处理了。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可能的地方一一找一遍,只要没有别人偷窃或捡走钥匙,那么我们肯定能找回来。可是,如果要找这么多地方,那这个工作量就确实太大了。
这个问题就和麦肯锡团队遇到的所有问题一样,影响问题的因素可能有100种,如果我们要逐一分析,我们的工作量是极大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合理减少要评估分析的因素,因为麦肯锡的咨询师知道一个叫“计算的平方律”的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当一个问题要考虑的因素复杂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解决问题需要的时间就会变成原来的4倍。也就是说,问题越复杂,那么解决它需要的时间是呈指数级增长的。如果找钥匙这个问题就有50个因素要全部分析,那工作量产生的成本,远不如换一把锁划算了。
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能够不陷入到这么多细节的分析当中呢?其实,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先不考虑那么多,而是想想:昨天钥匙还放到过哪里?这个“想想昨天钥匙还放到过哪里”的思路,其实就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效手段。这种在大量可能性中,通过快速判断最可能的解决方案的做法,麦肯锡称之为:寻找关键驱动因素。在找钥匙这个问题上,关键驱动因素就是昨天钥匙放过的地方,一旦找到了关键驱动因素,其他众多因素的重要性就下降了,我们就可以极大地简化问题。而我们解决其他任何问题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分析或者头脑风暴找到这么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来简化问题。
而且,一旦我们找到了关键驱动因素,就能在它的引导下,快速找到一个可能的答案。比如是不是在昨天衣服兜里,或者另一个包里。当然,这两个答案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但显然,你这么做如果一下找到了钥匙,就不需要去其他地方找就立刻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找到,你再从MECE分析中的其他可能性中找最大可能性来解决问题,效率也要更高。这种钥匙还没找的时候,我们就猜测“可能在昨天衣服里或者另一个背包里”的方法,就称为:建立初始假设,先给问题找个答案,再去看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不过,显而易见的道理,未必被实施。在现实中,大多数公司做事的方法是相反的,人们往往先大量地收集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讨论,却始终没有提出一个要去验证的解决方案。事实上,这个问题最早时,麦肯锡自己也没想清楚。
早期的麦肯锡团队在接到客户项目时,并没有养成先建立初始假设,再验证的习惯,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后来,他们借鉴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改进了这一过程。想想看,很多科学成果的发现,就是先建立假设,再验证假设的过程。比如,我们都知道银河系海王星的发现,便是先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了一个假设,觉得这里应该有一个行星,然后天文学根据这个假设的答案去寻找,结果真的发现了海王星。后来,麦肯锡团队学会了这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先建立初始假设,然后再去寻找答案的新方法。
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建立初始假设,直奔答案是一个高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可是这个答案毕竟还只是猜测,所以我们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验证它,而不能把这个答案就当成事实,去找证据来证明答案是对的。
比如麦肯锡团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当时麦肯锡接手了一个保险公司的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一下就判断出客户利润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出现了“漏出”。这里的“漏出”是一个行话,意思是说,保险公司在经营中,有时候会出现还没有对理赔金额进行充分的计算,就先把钱给赔付出去了,这就产生了漏出。因此,为了证明他的初试假设是正确的,所以他让手下去找这个保险公司到底在哪些地方有大量的漏出。结果他手下勤勤恳恳地找了一周,提交上来的报告说,没有发现太多的漏出。可是项目经理不相信,说,怎么可能,一定是你找得不仔细,你再继续认真找,把所有数据都要认真分析。结果,就这样,项目经理一直让他的手下找漏出,最后,就连客户一见他就要问:怎么,还没有找到足够的漏出吗?麦肯锡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假设当成事实,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而去找证据,当事实和假设冲突时,要调整假设而不是事实。
总结
以上就是《麦肯锡方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我们回顾一下全文。麦肯锡并不神秘,是它的方法论使它成功。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它的方法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麦肯锡核心方法有三方面:首先,要与事实为友。无论自己多么有经验,都要先从研究事实入手,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我们的直觉、经验的误导,也能让客户对我们更信服;其次,我们要学会用MECE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简单的子问题。通过把问题分解成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子问题,来化整为零地解决问题;最后,我们要学会“先建立初始假设,再验证寻找答案”的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够像麦肯锡专家咨询顾问一样大幅提高。
麦肯锡方法:
1、与事实为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系统分析问题:让思路清晰
3、初始假设,直奔问题:更快找到解决方案
1、与事实为友
重视事实:无论对一个问题是否有丰富的经验,都不要在一开始就下判断,而是要先广泛地收集资料,了解真实情况
1)避免被错误的直接、经验所误导,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好的看清问题的实质
2)增加解决方案的说服力
2、系统分析问题
解决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将负责问题拆分成一个个简单的子问题,化整为零的处理
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在拆分问题时,每个子问题应当相互独立,而所有子问题汇总后又完全穷尽母问题的可能性
——任何事情的解决方案都可以归纳成一个中心论点,该中心论点可以由三到七个分论点来支持,每个分论点下面又可能有三到七个分论点,如此层层延伸下去,就能把该复杂问题分成简单的子问题
关键点:子问题之间是相互独立,且没有遗漏母问题的内容
3、初始假设
使用MECE方法分析后,可能会产生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这些思路未必都可行,将每个思路都尝试,将会花费很多时间
利用初始假设,直奔问题答案,更快的找到解决方案
——寻找关键驱动因素:在大量可能性中,快速判断最可能的解决方案;即找到问题答案前,先设想出问题的可能答案
关键点:要抱有开放心态去验证答案,不要把该答案当成事实,而去找证据证明答案是对的
当事实和假设冲突时,要调整假设而不是事实。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