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的尿蛋白降到多少才算好(尿蛋白降到正常值就代表好了吗)
12452023-08-21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肾友的尿蛋白降到多少才算好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肾友的尿蛋白降到多少才算好的知识,包括尿蛋白定量1g不建议肾穿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维生素D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维生素,大多数人都知道维生素D具有补钙的作用,但其实维生素D对降低体内尿蛋白含量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检查出体内尿蛋白含量偏高的意思指的就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偏高了,尿蛋白的含量在医学上可以判定出一个人肾脏功能的具体状况。如果尿蛋白的含量较高,可以说明肾脏功能欠佳。
经过相关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活性的维生素D有降低体内尿蛋白含量的作用,并且效果不错。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活性的维生素D可以调节人体内的一个激素系统,RAS系统。活性维生素D还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除此之外,活性的维生素D抑制肾小管间纤维化和抗系膜细胞增生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作用又有减少体内尿蛋白含量的效果,从而降低人体患尿毒症的几率。而活性维生素D这类药物并不是服用越多越好,切忌私自服用,在使用前要听从相关医师的建议,避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活性维生素D除了有降低体内尿蛋白的水平的作用外,还能有效的增加人体的骨密度,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率。还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在人体的免疫抑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医学临床上,活性维生素D常被用来提升人体的血钙含量,降低甲状旁腺素的水平,从而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症。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一般肾病患者都知道,尿蛋白是慢性肾脏病的典型症状,长期高尿蛋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加倍,就会加快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所以控制好尿蛋白指标转阴,对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对于尿蛋白的理想控制程度和是否完全转阴,是需要根据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要考虑肾病的发病部位和轻重程度。
那么对于不同种类的肾病治疗,针对尿蛋白应该降到什么水平,才算理想呢?
尿蛋白控制在0.15g以内
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一期、轻度系膜增生肾病、紫癜性肾炎、急性肾炎,这类肾病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的程度,病理类型预后较好,是完全有可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0.15g以内,或是接近正常。
尿蛋白控制在0.5g以内
中度系膜增生肾病,从临床治疗效果上来看,0.5g尿蛋白基本不会对肾功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但如果强行将尿蛋白降到0.15g以内,反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预后状况。
尿蛋白控制在1g以内
重度系膜增生肾病、膜性肾病二期、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这几类肾病属于难治性肾病的范畴,如果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1g以内,对肾功能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尿蛋白控制在3.5g以内
膜性肾病三期四期、膜增生性肾病,这类肾病关注重点不仅是控制蛋白尿了,还要多留心并发症,例如血栓,所以需要全方面防范。
尿蛋白尽力控制降低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病,这类继发性的肾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原发病因,减缓或避免进入肾衰竭的进程。24小时尿蛋白能降低一些就降低一些,控制住病情继续发展,确保生活不受影响,才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慢性肾脏病,控制好尿蛋白的指标很重要,所以肾病患者要谨记诊疗医生的医嘱,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尿常规中蛋白尿都是定性指标,分为阴性-,尿蛋白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蛋白尿常见的原因包括:
功能性蛋白尿:剧烈的体力劳动或运动,长途步行,高温作业,冰冻严寒,精神紧张,高热,进高蛋白饮食后而形成的称功能性蛋白尿。这类蛋白尿通常为一过性的,去除这些诱因后复查尿常规,蛋白尿会消失。
体位性蛋白尿:清晨尿液无尿蛋白,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青年或成人。
肾小球、肾小管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常见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中毒、遗传性肾小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紫癜肾等,由于滤过膜功能下降,蛋白漏出至尿中。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但是肾功能衰竭病人,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感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比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炎症控制后尿蛋白会逐渐减少。
其他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尿常规检查最好为清晨第一次小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留取中段尿标本。定性检查只是初筛检查肾脏疾病诊,对于肾脏疾病病情观察和疗效判定均应进一步做定量检查,精确留取24小时尿,混匀,取尿样送检,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在肾内科,肾穿刺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检查手段,虽然医生也可以做一些别的化验检查来辅助判断病情,但是肾穿刺活检是判断肾脏的病理类型的金标准,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患者的肾脏到底发生了什么病变,从而更好的指导用药和预判疾病的后续发展情况。
下面就跟分别说说不同的情况下,哪些需要做肾穿刺检查,哪些可以考虑不进行肾穿刺。
单纯血尿单纯血尿在临床上很常见,患者没有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也正常,只有潜血红细胞而无其他异常,这样的就叫单纯血尿,那么,这类患者大多数不需要肾穿刺,只需要3-6个月复查一下尿蛋白、血压、肾功能情况。平时基本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不影响生活。
说大多数,那少数建议肾穿是什么情况呢?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肾病相关病史,同样也有血尿这些情况,那么,建议肾穿刺来判断是不是遗传性肾病可能。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早期可以只表现为单纯血尿。
血尿伴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定量在1g以上,原则上是先肾穿刺后确定病理再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实在不愿意肾穿刺,可以先按医生经验治疗3-6个月,并持续观察尿蛋白、血压和血肌酐变化。治疗有效,发现尿蛋白下降,可以暂时不做肾穿刺;若尿蛋白依然在1g以上,还是建议做肾穿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血肌酐、血压有升高趋势,那就更不要迟疑肾穿刺了。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是建议肾穿刺的,判断下一步治疗的方向。
大量蛋白尿临床上只要24小时尿蛋白大于3.5g,血白蛋白小于30g/L,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会伴有水肿和高脂血症。
对于小孩肾病综合征可以不肾穿,直接使用激素治疗,因为这类90%多的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都是微小病变,医生根据经验进行治疗可使大部分患儿缓解,治疗反应不佳再考虑肾穿刺。
但对于成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病情复杂,虽然根据临床表现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但治疗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如果穿刺是膜性肾病,那么膜性肾病规范治疗是需要根据危险分层有不同治疗策略,并不是直接上激素,即便病情需要上激素,激素也是不能单用的,效果会不佳。
因此对于成人肾病综合征,一般是建议肾穿刺,看看病理类型是什么再决定治疗方向。
长期高血压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患者常常由于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而不注重血压的监测与控制,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肾脏损害随之加重,出现白蛋白尿、肌酐升高等情况。有研究数据指出,在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高血压肾病是第1因素。
针对这类患者,目前可以保守治疗为主,稳定控制血压,监测尿蛋白情况,延缓肾功能进展,可以不做肾穿刺。
肾萎缩患者正常成年人的肾脏实质厚度是1.5~1.7厘米,这位患者皮质0.7厘米,说明肾脏已经明显萎缩了,实质变薄,穿刺中可能出现穿透、出血不止等较大风险,因此是肾穿刺的禁忌证,这时候的治疗就是尽量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
以上都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情况,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总结一下:
应该考虑肾穿1)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国内通常的原则是24小时蛋白尿大于0.5g,国外一些国家掌握在1g以上肾穿。2)急性肾衰竭:肾功能快速恶化,除了一些中毒等诱因很明确的情况,其余应尽早肾穿刺。
3)肾病综合征:小孩治疗效果不佳,以及成人肾病综合征
4)怀疑遗传性肾炎的患者
肾穿禁忌症1)孤立肾
2)明显萎缩肾
3)重度高血压
4)明显出血倾向
5)精神问题或者不能配合者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