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明明是战败了,为何民间会出现“清军大胜”的传言和画册
14702023-08-26
其实甲午战争明明是战败了,为何民间会出现“清军大胜”的传言和画册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甲午之战冷知识大全,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甲午战争明明是战败了,为何民间会出现“清军大胜”的传言和画册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甲午战争中的海军实力日方大范围占优,中方实力要逊色不少。差距直观地体现在技术上,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背后的制度和文化问题。
首先来看技术上的差距。
19世纪末恰逢海军技术革命。各个西欧国家和美国为了在殖民地利益上实现有效争夺,在海军装备上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这导致新型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一艘新锐舰艇只需要5年时间就会流于平庸,10年左右就显得落伍。这一历史进程持续到1919年《华盛顿条约》签订,这才形成了20-30年代的“海军假日”。
在这一段时间里,军用舰艇的航速变快、火力投射量提高、黄色火药出现、炮塔技术出现、防护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在战术上,更为重视侧舷火力的横队战术也出现,舰队机动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
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但其主力定镇二远是1884年服役,距离1894年已有10年时间。在1890年后,北洋海军没有采购一艘新舰艇,整体上属于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水平,这相比于多数为1892年左右入列的日本海军而言差距已然存在。
具体来看,速射炮进步是北洋舰队的一大弱势。尽管1884年马江海战中法国海军的速射炮优势非常显著,其桅杆上的连珠炮横扫福建水师舰艇的甲板,给福建水师带来了巨大伤亡。北洋海军也意识到速射炮的重要性,但对于19世纪90年代的新锐速射炮,北洋海军长达4年断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战前追赶上的。黄海海战中,日本海军的弹药投射量是北洋海军的三倍之多,其后果便是成功地压制了定远和镇远的火力,并击沉、重创多艘防护能力没有铁甲舰好的北洋海军巡洋舰。
装备大量速射炮的吉野
日本海军也使用了先进测距仪,操作比北洋舰队使用六分仪进行水平测距来得高效得多。日本海军大量使用下濑火药做装药,无烟火药做发射药,威力和可靠性远远超过使用老式黑火药的北洋海军弹药,还没有呛人的硝烟,更不用提北洋海军连装备黑火药的开花弹都配备不齐,实战中发射了大量实心训练弹。日本海军使用了无烟煤,而北洋海军使用开平煤矿生产了劣质煤,浓重的煤烟让日本海军发现北洋海军的时间早了足足一小时。
黄海海战
不过日本海军的技术优势也有一些伴生的问题,比如日本海军本质上是快速扩充成军,水手并不如北洋海军那样老练,因此在占尽优势的日本海军命中率仅有1.7%,使用老式观瞄手段,在惨烈环境下坚持作战的北洋海军都有2%的命中率。此外,中口径速射炮占比过大,面对良好防护的但已燃起火焰的定远和镇远依然无可奈何,有320毫米主炮的松岛号则在开战不久主炮被击中,随后被重创。面对重装铁甲舰,当时的速射炮并不能满足需求。
战后被日军带回的镇远舰
北洋技术落后的背后是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因为北洋海军本质上无法融入清帝国的体系中。
对比日本举国造舰,其背后是有着明确的海军发展方案,对于海军的意义,日本高层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他们非常清楚海军对于日本国运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而清帝国,海军则是基于海防需求而建立的,是完全功能性的机构,清帝国并不能从海军中获益,而只能有限的止损,这让海军建设在清帝国朝廷内部的阻力非常大。
因此,北洋海军也好,福建水师、南洋水师也好,其地位始终是边缘的。从人事上,海军军官尽管知识结构高度西化,处理技术性问题远远强于老式官僚,但是他们并非科举出身,无法适应传统官场里尔虞我诈,无法与朝廷实现真正的融合,而更像一批异端。在需要财政拨款时,可能只有少数地方和中央洋务派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而他们始终对抗不了没有实用知识但总能左右逢源的老式官僚,这些老式官僚恰恰掌握着户部这类关键部门的决策权。当时的清廷对于海军发展根本没有共识,大部分人沉浸于同治中兴以来的和平时光,坐享尔虞我诈又斗而不破的官场逻辑,直到甲午战争失败后才有一批人真正如梦初醒,但那个时候清廷的虚假中兴已灰飞烟灭。
邓世昌和致远舰成为中国海军的军魂
这也是为什么北洋海军会在技术上落后。有留学背景的海军军官清楚这些问题,但他们没有实质性的话语权。清帝国中央老式官僚并不清楚,而少数洋务派又不可能事事关照,或者说洋务派本身也缺乏系统性的海权认知,对于先进技术十分有兴趣的慈禧太后也只限于兴趣。当北洋海军成立后,大部分官员就认为清朝海军建设已毕其功于一役,停止了购舰拨款,完全无视海军革命早已在西欧方兴未艾,甚至在日本落地生根。
甲午战争时代曾对中日间战争进行报道、分析的英国记者克宁汉(AlfredCunningham)一针见血地写道,“满清帝国的海军是摩仿美国式的,海军军官是自成一新阶级的,没有一个对他们稍为敬重的人把他们来和陆军军官相提并论的。就教育和实用的知识而论,他们是远在中国官吏之上的。从中国的官场观点而言,他们是局外人,只因为海防需要海军,他们才被容忍着。”(引自陈悦老师的文章)
因此,本质上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最大的实力差距在于,北洋海军只有一支被边缘化的舰队,而日本海军拥有整个国家。
填沙子的炮弹源自特殊的技术史背景。这种炮弹只出现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产品,是克虏伯穿甲弹的一种,主要的特点就是弹头内没有填充火药或炸药,而是填充的砂土或者其他无法爆炸的配重物。
在日本佐世保海军墓地守灵的一枚“定远”舰305毫米直径穿甲弹,极有可能属于填充砂土的炮弹。照片拍摄:陈悦。
这种炮弹在我们今天看来,绝对属于标准的“胡搞”,但是在19世纪的8、90年代,却是克虏伯公司一本正经研发生产出来的标准制式炮弹。
按照常理来想,炮弹的弹头里填了沙子,显然就不可能爆炸了,这样的炮弹要他何用?但是对于当时的克虏伯公司来说,确实一种无奈的选择。
众所周知,穿甲弹是可以用来击穿敌方舰船装甲的炮弹,为了保证强大的穿透力,以及保证弹体的强度,以免在高速飞行后撞击目标的一瞬间自行碎裂,19世纪80年代的穿甲弹通常是弹头尖锐的外形,不在弹头上钻眼、安装引信,而是采用弹底引信,也就是把引信安装在炮弹的底部。
炮弹要能爆炸,引信非常重要,在当时主要有触发和延迟两种。所谓的触发引信,如果装在弹头,那么炮弹击中目标时引信受到撞击,击发内部的雷汞等烈性炸药,从而引燃弹头内填充的火药或炸药,引起剧烈爆炸。如果装在弹尾,则依靠炮弹撞击目标后的突然减速,引信内部的撞针依靠惯性前冲,击发引信管内的烈性炸药,引爆炮弹。至于延迟引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类似定时器的装置,可以在发射前预先定时,按照所定的时间爆炸。
北洋海军所用的克虏伯穿甲弹示意图。可以留意弹头是尖锐的形状,弹底安装的并不是引信,而是便于弹头提升、运输的挂环。示意图绘制:顾伟欣。
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使用的穿甲弹,弹头底部安装的是弹底着发引信。
对于当时的穿甲弹来说,显然必须使用弹底引信。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时的克虏伯公司竟、然、不、能、生、产。当时克虏伯的穿甲弹是依靠什么爆炸呢?因为解决不了弹底引信的设计和生产,克虏伯公司的做法是将穿甲弹的内壁处理得较为粗糙,指望炮弹在命中目标时,弹头内的火药产生摩擦而自行引爆。
这样的设计显然极不靠谱,所以克虏伯穿甲弹在当时命中目标后的爆炸概率极低。既然炮弹就算装了火药也不大可能爆炸,那么干脆就节省火药,于是乎出现了内部填充砂土的穿甲弹,完全依靠“砸”伤地方。
甲午战争时,中日两国海军其实都标配有这种填着砂土的克虏伯穿甲弹。北洋海军一般称其为“实心弹”,日本海军的术语则称为“填砂弹”、“实弹”。只是在具体的实战时,日本海军完全没有使用这种炮弹,而北洋海军的克虏伯大炮仍然用着这种炮弹。
因为个中的技术史背景非常复杂,对当时的军事知识缺乏经验的现代人,于是就容易对炮弹里装着砂土的情况大惊小怪,甚至解读为是中方的后勤供应上出现了弄虚作假的腐败问题。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是当时的克虏伯公司技术落后,生产不出弹底引信,为了节省而搞出了这种炮弹。这个锅北洋海军不背,天津军械局和机器局也不背。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另外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日本又勒索了“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两项加起来一共是2.3亿两白银。
2.3亿两只是纸面数字,实际上,清政府支付的款项远远不止这个数。
在实际交付赔款的过程中,日本以清政府库平银成色不足,要求库平实足。所谓库平银,即清朝国库收支使用的标准货币单位,根据康熙时期的标准,1两白银等于35.292克(白银成色为93.5374%),但日本要求按1两37.31256克(白银成色98.889%)算(清朝库平标准不统一),不足的部分须补齐,叫做库平实足。这样,清政府多支付了1325万两白银。
一
谎报军情和政绩在中国由来已久,这并不是清朝人的专利。
比如明朝后期镇守辽东的那个东北大忽悠李成梁在谎报战绩方面就是专家级的人才。
鸦片战争时期,满族官员的谎报军情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序,明明是打不过英法军队,却要说英法已经失败,只是在苦苦哀求,希望大清国能让他们有经商之地。我天朝大国应当宽宏大量,不要和蛮夷之邦化外之民一般见识,就给他们一块土地让他们居住经商吧。
在当时,中国人长期的闭关锁国,对欧洲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无所知,还在做天朝上国的美梦。只要你说外国满后野蛮无知之类的话,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民众都是相信的。如果你说天朝不如外国人,打不过外国人,就会被当成清奸处死;你怎么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呢?
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上,讲一些高大上的假话,反而有市场有人相信。
直到后来道光皇帝才发现自己上当了,给不少谎报军情的大臣处以重罪。
二
到了甲午战争时期,就成了更外一个情景了。
之前我们打不过西方,是有原因,就算是我们落后吧,现在洋务运动我们也强大起来了。再不济,也不可能连当了中国几千年小跟班的日本也打不过吧,说出来压根就没有人会相信。
然而就是清兵没有能打得过日本兵,并且输的相当惨,不管是军事还是物资都损失惨重,然而还是不会有人相信。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想像出来的,每个人逻辑构成了自己的世界,所以很难接受别人观点。
其次,中国造假的文化从孔孟开始就比较系统化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中的套路已渗透到中国的方方面面,所以中国的文人们都是这样思考问题和做事的。形式好的时候,就天天唱颂歌;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开始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把自己的思想回到自己历史的最高点去,我们不是打不过你们,只是不想打你们。时而自负时而自卑,而自卑又对外假装的非常自信来麻痹自己。
当时的资讯落后,加上清政府封锁消息,一般人根本不会知道战争的真相。
最后,当时并没有现代国家的概念,当时普通人心中只有家没有国。国家国家,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说国家,国就是皇帝的家,而普遍人只有自己的小家。下层的人民根本不关心国家的事,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还哪有心思管国家的事。
三
回到甲午战后,各方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清政府高层从建国开始,就对汉人保持不信任态度,尤其怕政治军事上出问题汉人借机造反。他们宁愿出让一些国土给外国人,也不愿把汉人放在重要位置上,反正他们最主要的的任务是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保持国土的完整性是次要的任务。
因此清政府高层一面组织和日本的谈判,一面在封锁消息。
当民间各种传闻出现时,他们就散布消息出去,安抚人心,防止引发民变。这时民间就开始出现“清军大胜”的传言和画册,老百姓就信这个。现在有人说:只要看到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当时的人民心里想:只要看到日本人失败了,我就开心了。小日本嘛,不过是中国的小跟班,蛮夷之邦,怎么可能与天朝对抗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酒庆祝,全当是平凡生活中的点缀罢了。其实在甲午战前清政府高层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区别。
知识分子和商人也借机推出相关的画册也大加宣传,知识分子得名,商人得利,民众得到了点民族自豪感,清政府高层稳定了国家局面,最终各取所需罢了。
“清军大胜”的传言和画册就是当时最大的清国梦,把所有中国人心又重新拉回了天朝上国的伟大梦想中意淫去了!
好了,关于甲午战争明明是战败了,为何民间会出现“清军大胜”的传言和画册和甲午之战冷知识大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