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漂流的冷知识 漂流常识
14712023-09-0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关于孔子的文化常识这个问题,孔子的100个冷知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在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一,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他的弟子们来自不同的阶级,这是学术下移,庶人议政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
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他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第三,孔子还擅长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
第四,在培养目标上,孔子倡导学而优则仕,这就打破了商周以来选才能关上的贵族姓宗法性,为广大学有专长的下层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开辟了道路。
因为孔子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确立了道德规范的基础,张岱年先生说:“儒家学说中确实具有一些微言大义,‘微言’即微妙之言,‘大义’即基本含义。微言大义即比较具有深奥精湛的思想,亦就是儒家学说的深层意蕴。”
孔子的微言大义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近两千年的政治,其言论中体现了道德思想和人格理想,从及他自己的思想品格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孔子是一个品格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是后世人误解或故意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在义利关系上,孔子确实重义轻利,但孔子并不绝对反对利。孔子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更是被认为是伦理上的黄金法则。“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所倡导的做人准则。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他的这个总结也成为中国人人生自励的目标。
诚然,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人格魅力,直到今天仍然不失积极意义。张岱年先生说:“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应该过去了;反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也应该过去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研孔、评孔,对孔子进行研究,进行分析,进行评论。”
总之,儒家文化以及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两千年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介绍孔子的生平,主要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政治思想核心是为政以德,以德治国,提倡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孔子被称为教育家,教育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收门徒。同时还创办私学,培养72明徒。还提出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态度,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
《三字经》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伦理等思想,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熟读《三字经》,可知古今事”,《三字经》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蕴涵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以下这10句金玉良言,更是从中择取的精华,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释句: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释句: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释句: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4.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释句: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5.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释句: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6.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释句:项橐(tuo)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样请教。古代的圣贤,尚且这样勤于学习,不耻下问,(那么我们呢)
7.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释句: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8.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释句:就像边担柴边读书的朱买臣和把书挂在牛角上的李密,虽然身体很劳累,但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
9.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释句:凡是读经、史、子、集各类书,一定要口诵、心惟,也就是要讽诵吟咏,心里思惟。如果只是口诵而心不惟,则扞格而意思入不到心底去。如果只是心惟而口不诵,则神昏而志不专,早上或许会想着这个道理,到了晚上就不然了,因此所学的有时会忘了。
10.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释句:在幼年时候,没有努力学习,这是特别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没有读书学习,那么到了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