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的起因是什么(五胡乱华的主要原因)
14372023-09-08
很多朋友对于五胡乱华是不是必然事件和五胡乱华为什么不能讲知乎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引言
在中国的历史界,总会有一些道学大家或者好好先生,动不动就叫嚷着泱泱中华、天朝上国,要的是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与人斤斤计较、睚眦必抱,以免贻笑大方,切莫不可小肚鸡肠,以免遭四夷耻笑。从古至今,汉族人口大部分时间都是占据主导,无论如何也是天然的强势,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历来胸怀宽大,让他们一点也无妨。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可悲,鲁迅曾言“费厄泼赖”,而这些人绝对可以对号入座。一些虚伪的民族主义者,总爱以中华大国自居,一厢情愿的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岂不知中华的强大才是根本,其他的都是谎言。每当我中华疲弱、衰落之时,周围的国家就会变为饿狼,一群饿狼,恨不得把我中华生吞活剥,吃个精光。
五胡乱华,中国人的千年恶梦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西晋王朝,但却因为一个贪权的女人,一个傻女人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内部诸侯连年征战,造成民不聊生,国家实力损失惨重。在这虚弱不堪之际,北方民族大举进犯,最终西晋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眼看中原动乱,也趁机入侵中原,大肆屠虐汉民,视汉人如食,据史书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在入塞胡族中,有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其中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而这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却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就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进军中原,随后大举掠夺,不光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在回师的途中,大肆奸淫,同时还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食用,宰杀烹食不亦乐乎。待走到河北易水时,数万名少女,也仅仅剩下了八千多人。最终不知是何种原因,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河面成为了“浮尸之河”。
而羯族就更是残暴,据史书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军粮,而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将之称为“双脚羊”,掠夺来的少女,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大汉民族,几乎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在战争后期,中原汉人也仅仅剩下了400万人左右,和晋朝初期的人口相比,减少了五分之四左右。
也许有人听说过“易子相食”,但那是饥荒的时代才会出现的人间惨剧,然而在五胡乱华期间,人口就是粮食,是被蓄养家畜,几万人也许在几个月内就被吃的一无所有,不是屠杀,而是吃掉,这段往事,在今天听来就如同《指环王》里所描述的魔兽世界。但在那时却真实的发生了。五胡乱华:汉族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
而讲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在五胡乱华时,几乎少为人知的英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冉闵。
在五胡乱华,胡族大肆屠杀汉人的纷乱年代,老百姓为了活命,迁徙的流民潮席卷整个中国大地。而冉闵的父亲冉瞻出身于当时名震天下的乞活义军。是西晋末年至东普时期,活跃在黄河南北部区域的武装集团之一,是为了生存,而组建的一只抗胡武装。
但是冉瞻在一次作战时为羯赵俘虏,因伤势严重,不久就去世了。而冉闵也被俘虏了,羯赵国主石勒敬重勇冠三军的冉谵,就将他认作干孙子,改名叫石闵。
面对强大的敌人,冉闵只有将仇恨深埋心底,强忍内心的悲痛讨其欢心。待冉闵成年后,在羯赵与鲜卑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因其骁勇善战,逐渐成为羯赵帝国的高级将领。
公元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他的十余个儿子,为争夺政权,相互攻伐。趁其内部动乱,公元350年,石闵宣布复姓冉闵,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同时杀死石虎的38个孙子,将石家满门尽灭,一举灭掉了残暴的羯赵帝国。随后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随后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政令发布之后,一夜之间,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涌入邺城;而一直以邺城为老窝的羯胡及六夷外族,则推车挑担,匆忙北逃。
冉闵意识到胡族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终究是混乱的根源,于是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并且宣布“驱逐令”,扬言六胡如果不退出中原,就将他们就将其统统杀绝,顺带着清理了邺城附近的胡人。
面对冉闵的所作所为,各胡达成联盟,期望颠覆掉冉闵政权,面对胡族联军的疯狂反扑,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
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
各地汉人纷纷响应,开启了对入塞中原的数百万胡族大屠杀行动,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收复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面对中原汉军武力的威胁,氐,羌,匈奴,鲜卑等退出中土,返回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
五胡乱华,北方的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而最主要的凶手,就是凶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而在随后的战争中,有组织的歼灭了近六十万人。羯族与凶奴,在面对血腥的民族报复时,几乎被杀绝。
在面对这种种族仇杀的大战中,五胡其中的四胡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
公元352年,冉闵将军粮分发给城中百姓,独自率领1万人马去征粮。但消息走漏,被鲜卑的十四万大军围困在常山。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连杀三百余人后,最终被俘,而跟随他的一万多名士兵,几乎战斗至最后一人……战斗之惨烈,我们可想而知,这是种族的战争,不是文明政权的颠覆,没有别的选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冉闵被俘后,被斩于遏陉山。据史书记载,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夏天至冬天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而在冉闵被杀后,冉魏国受到了致命打击,在随后城池被破,部分人选择与城同生死,部分军队组织几十万汉人往东晋方向撤退,在中途受到鲜卑大军追击、屠杀,死亡殆尽。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几百年的鲜卑族的北魏史学家污蔑、诋毁、辱骂汉族人的民族英雄,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
在现在的历史文献中,五胡乱华文献不多,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统称为两晋及十六国,而冉闵建立冉魏政权,被定义为了谋反篡位,而正统是东晋。
“五胡乱华”那段血腥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中,也许记载的不够详细,但是我们从近代的西方的“美洲大陆”开发,也可以看出其惨烈。美国近日因白人警察跪杀黑人的事情被炒的沸沸扬扬,被称为种族歧视。而在美洲大陆这种事情,是真实发生过,所以才会那么敏感,那便是印第安人,考虑种族歧视的时候,有人还会想起他们吗?
“五胡乱华”是一场种族大战,没有人性,没有对错,是最原始的兽性的爆发。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代,中华民族在刹那之间,从三国的喧闹中,步入了迷雾重重的两晋时期,虽然也是一个正统的王朝,但是却如黑夜一般,让人看不清楚。而晋朝留给世人的印象大多屠杀、动乱、黑暗、士族、奢侈……
结束语我们应该庆幸的是中华民族还在,并没有像美洲大陆那般。历史需要我们正视,而不是选择性遗忘,历史的往事也许就是明天的故事,更不是种族歧视,中国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但是强大才是根本。那些悲痛的过往需要我们铭记,那些民族英雄也需要我们铭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五胡乱华并不是必然事件,同三国时期以及西晋统治者的一系列决策错误是分不开的。
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东晋即便在八王之乱后,实力也仍然比三国初期要强大的多。
当年三国时期全国四分五裂,北方曹操、袁绍、公孙瓒、马腾韩遂等军阀不过数万军队。
即便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过二三万人而已,袁绍不过10万。马腾和韩遂都只有万余人而已。
那么,当时的鲜卑、乌桓、羌人为什么不大面积的入侵中原呢?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胡人尚且没有大量合法潜入长城以南的中原地区。
胡人虽强大,但对于中国并不了解,也没有内应,根本就没有侵占的意图和把握。
而五胡乱华时代,其实五胡的实力并不算强,但因为从曹操开始的错误政策,将大量胡人陷入长城以南合法居住。
胡人在中原长期居住,很快就摸清了中国北方的虚实。
同时,曹操和西晋都对胡人武装进行利用。尤其八王之乱直接让胡人自己按照民族编组军队,帮助八王作战。
由此,胡人不但深入中国腹地,还合法的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完全摸清了中国的虚实。
趁着西晋内战的萧条时期,各股胡人直接窝里反,其实是背叛了西晋统治者。
由于这个阶段西晋北方的军事力量有三分之一依靠胡人,胡人叛乱立即造成多米诺效应,依法而不可收拾。
说难听的,五胡之所以能够乱华,主要还是西晋引狼入室的错误政策。
如果始终将五胡挡在关外,他们根本成不了气候,甚至还会互相残杀。
西晋以后,唐朝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允许安禄山等胡人武装进入关内,结果同样出现安史之乱。
唐以后,宋代明代就很重视这点,不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随便进入自己的腹地。
就连满清,自己身为鞑子,也更懂得鞑子的心理,知道他们都是豺狼的性情。满清对于少数民族,包括蒙古盟友,也是分化瓦解,让他们在长城以北生存,不允许他们进入中原腹地。
另外,五胡乱华就是五胡乱华,因为五胡的入侵,出现了可怕的民族大仇杀,北方汉人死亡极多。这是客观历史事实,不能因为搞什么民族团结,就把屠杀当作民族融合的手段。讲历史要分清楚是非曲折,屠杀和暴行是不能胡乱美化的。
如果将民族团结就可以美化暴行,那么如果将来中国和日本合并,是不是日本侵华乱华,也可以说成日本入华、日本军队进入中国?
天底下有这种道理吗?
“司马氏成,司马氏赢,司马氏乱,司马氏败。”以此来评说华夏史上一个伟大的的氏族司马氏,不为冤枉――一是蛰伏了四代(司马防,司马懿八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炎),才成就了一大“梦想大业”。结果被司马氏两个无知的人(司马炎、司马伦)玩死了?是没玩死别人,却玩死自己,玩死了国家。二是对江山不负责的“晋武帝司马炎”。因为“士族门阀”,司马炎依重了贾充。在接受“曹魏失政”教训之后,晋武帝大肆分封司马氏宗亲诸王,尤其是其父辈们让其分享胜利硕果。三是政治联姻。要其太子司马衷娶贾充之女贾南风为“太子妃”。晋武帝因好孙赌江山(儿子愚蠢,聪明孙子来补救),结果是江山外戚掌管(只能说司马炎不长记性?司马氏怎么玩死别人的?),司马衷执政的江山一蹦糊涂。四是置社禝于不顾后“晋亲王司马伦”。司马懿的最宠的柏夫人之子,也是司马懿最宠爱的小儿子,更是司马炎、司马衷屡次加封的皇叔父、皇叔公,因司马伦发起匕叼靖政、摄政,引起“司马氏的八王之乱”。司马伦无胆还政司马衷。此时天下已乱,北方五大少数民族围堵中原。司马氏的西晋51年,大一统仅37年。无奈中的无奈,只好“衣冠南渡”。司马睿真睿,争了一口气,延晋(史称东晋)150多年,为司马氏又打上一个历史烙印?
五胡乱华,是历史上一段非常有名的,可以说是黑暗的阶段,发生时间就在西晋的末期,但是持续时间却非常的长。有人认为五胡乱华祸乱的根源在于司马家族,但是其实,任何一点小小的事件,都可能影响到后世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五胡乱华作为一段历史,却是如此不为人所知呢?为什么人们很少提起这段历史呢?
五胡乱华这段与历史相关的历史剧的确难觅其踪影,甚至在历史教科书上对其的提及也寥寥几笔。就笔者个人观点看来,其原因应该是对“五胡”的历史地位难以定性,比较尴尬。我们简单来理清楚五胡乱华前后的历史关系,大家就能清楚其原因了:
何为五胡乱华?简单来说,就是汉人王朝西晋末期,五个北方少数民族趁中原内乱,南下烧杀抢掠霍乱华夏的事件。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
五胡乱华前夜
五胡之所以能祸乱中华,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并不是晋朝一个朝代所致。
自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内地迁徙,在汉朝多代皇帝的宽容接纳政策下,胡人逐渐增多,盘踞蒙古、甘肃、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大量入居陕西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据《晋书》记载:“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大量的胡人杂居陕西,已经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在胡汉之间还没有形成长时间的稳定相处模式的情况下,如此多的胡人已经如温水煮青蛙般的渐渐迁居华夏腹地的边缘,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大中原的花花世界近在眼前,谁能不流口水??
五胡乱华导火索
八王之乱——还真给机会,五胡乱华的导火索是晋朝给的,这锅没跑。周朝发生过王子朝内乱,西汉也曾发生过七王之乱、甚至后面的明朝也有过靖难之役。唯一的区别是晋朝的八王之乱没有控制住局面,把中原的大好河山给玩丢了。五胡占据中原。
后五胡乱华时代
五胡占据中原,就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是一个五胡对待中原汉人从敌视、接受、学习到融合、消失的过程;而汉人对胡人的态度则是从开始的无视、到国破家亡后的仇视,然后是漠视的一个过程。然后迎来了五胡乱华之后的南北朝。
南汉VS北胡相互对峙了好多年,北朝以鲜卑为主的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相互更迭;而南朝则是宋、齐、梁、陈轮番坐庄。这近百年的对峙之后,五胡竟然对中原的一切无比地适应起来了,甚至连皇族的胡姓“拓跋”都改成汉姓“元”了。
从鲜卑统一统一北方的公元439年,到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改革这是54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孝文帝493年迁都洛阳到隋文帝589年灭陈朝,又是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那些从草原上来的鲜卑人早已经忘光了自己曾经是胡人这件事情了,而那些铁骨铮铮的汉人,似乎从来没有忘记,又过了半个世纪之后,唐朝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房玄龄修等《晋书》,冒着忤逆唐朝皇族的危险(李唐皇族和鲜卑有着些许关系),毅然决然的将五胡十六国的那些僭伪五胡政权列为《载纪》,晋朝为正统,书《本纪》。
五胡乱华是中国史的一个转折
在晋朝之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成功入主中原,我们史书中的正统朝代,全部是汉人政权。但,就在五胡乱华之后,曾经被汉人看不起的胡人政权一个个入主中原,并渐渐被记入我们的历史,夏、商、周、秦、汉、魏、晋是正统,隋、唐、宋、明是正统,但就偏偏中间这300年的大融合时期无法书写!
是的,历史不好写,影视剧不好拍,这段历史你们随便看看,自己去领悟其中缘由吧。其实如今已经有古都将五胡乱华政权列入建都史了,是对是错,都由后人评说吧。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