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什么要葬在安阳
9502023-08-2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袁世凯为什么要葬在安阳,以及毛主席为什么不入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袁世凯死后为何要葬在安阳?其陵墓为何称“袁林”而非“袁陵”?吾以为有三大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介下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一.袁世凯死后为何要葬在安阳?这个奥妙其中包含有二个原因。
(1)安阳为袁世凯韬光养晦、东山再起的龙兴之地。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被解职的袁世凯回到了河南安阳的洹上村,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并写了名为《自题渔舟写真二首》的两首诗,其中的一首“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从这里可以看出袁世凯具有司马懿韬光养晦,东山再起的政治野心与报负。当他功成名就后,就铁定认为安阳洹上是他的龙兴福地,比其出生地项城更好,所以他在遗嘱中也强调死后要葬于安阳洹上。
(2)北洋政府了结其“葬吾洹上”的遗愿。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河南安阳慎选堪舆,勘定吉壤,最终选定洹水北岸,工程持续近两年,由北洋政府拨款50馀万银元、徐世昌、段祺瑞、王世珍等8人募捐25万余银元建成,陵墓被称为“袁林”,占地近130亩。
二.其陵墓为何称“袁林”而非“袁陵”?这其中也有内外两个原因:内是政治原因、外是建筑原因。
(1)内在的政治原因:袁世凯死后,关于他的荣辱功过众说纷纭,他自诩是“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有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个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推翻中华民国,重新复辟帝制,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只八十三天就又被推翻而下台,死后中华民国政府不可能称其坟墓为皇陵,即有违政体,又有背民心。所以说政治原因是其陵墓为何称“袁林”而非“袁陵”的最重要因素。
(2)外在的建筑原因:由于内在的政治原因,民国政府在袁世凯陵墓建筑上采取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即采用一些明清皇家陵园建筑形式,又采用一些西洋建筑模式,体现了他即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又当过中华帝国皇帝的两重性。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始建于1916年6月,历经二年于1918年6月建成,占地9万多平方米。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型墓葬。袁林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的太平庄,南临洹水。墓园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中西合璧,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仿明陵而略小”。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风格,堂院后的墓园部分则具有西洋建筑特色。采用中西合璧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古今并存,风格殊异,是我国陵墓建筑的一个创例,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
下见具明清皇陵风格图:
.
下见具西洋建筑风格图:
三.特定的历史原因以及特定的人物结局使袁世凯陵墓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建筑。决定了其陵墓为何只能称“袁林”,而不能叫“袁陵”!
最后请看历史学家唐德刚的认为:袁世凯是一个“‘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型的人物”,评价他是“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大小政务一把抓。事必躬亲。其为人也,虽乏远大的政治理想,然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治私产。虽妻妾众多,然并不沉湎于酒色。对诗词歌赋,他也颇能哼两句,但不搔首弄姿,以咏吟自傲;更无玩物丧志的恶习,收藏甚么骨董字画,品箫吹笛,风流自赏。平生所好,唯抓权秉政;纵横捭阖,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对政敌的斗争,也你死我活,初不稍让。”唐德刚写道:“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
刚过年,我七十六岁。这六年,我的体验是:
一,看破红尘,名利金钱是过眼烟云。为名利金钱而死,十分不值得。年轻时,为了名利金钱,不择手段,拼死拼活,现在看来,很不值得。尤其是那些为名利金钱,而把自己身体搞垮了,为名利金钱把自己搞到监狱里的人,更是不值得。
二,人过七十,身体每况愈下,才知道身体最宝贵。人过七十,能吃饱穿暖,能有一个好身体,才是最宝贵的。高楼别墅,金钱宝马,都是一堆废物。
三,知足者才能常乐,常乐就是幸福。人过七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尽量做到人老心不老,对生活感兴趣,有信心。这时候你才知道,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是多么重要。你与心无愧的并不是你有多大房子,你有多少存款,而是你这一辈子,是否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了,做到了,就与心无愧了,就知足了常乐了。
四,正确对待疾病和死亡。人过七十,离死亡越来越近了,而各种疾病随时光顾你。面对疾病,坦然处之,能治的病就治,不能治的病就毅然放弃治疗,面对死亡,放声大笑。
五,年过七十,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其他琐事,就不要管了,因为你管,没人听你的。把自己管好,就是最大的胜利。
死后尸体除了要入土为安之外,还要拉进火葬场进行焚化,但是你知道吗?死后火葬也是有禁忌的,不能乱说,也不能乱用。但是有些人很理解为什么要火葬呢?直接装到棺材里入土为安不行吗?难道还真的会有什么怪事发生?
火化即火葬,是一种将遗体分解为骨灰和烟气的葬式。我国火葬源于商贷,兴起于唐代,主要是由于佛教的传入,收到佛教的影响,火葬开始盛行。但受到传统观念“入土为安”的影响,在现代中国,火葬的观念在城市居民中接受度远远高于农村,很多地区为了树立火葬观念甚至通过制度法规来强制要求火葬。
火葬可以节约很多墓地空间有些人选择火葬是基于个人原因。但对某些人来说,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传统的土葬,长远考虑觉得其分解过程缓慢,有些人觉得他们比较喜欢火葬,因为其尸体能立即处理。其他看法认为火葬能作为一种简化其葬礼仪式的方法。
这些人认为传统丧葬会使葬礼的过程更繁复,因此选择火化,使其服务越简单越好。此外,成本因素往往使火葬更具吸引力。一般来说,火葬费用低于传统的土葬服务,尤其是选择直接火葬,尸体只要依法尽快火化,而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服务。
在亚洲,除古印度和中国外,日本和泰国等很早以前也都实行火葬。其中泰国实行火葬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历代国王死后都要实行火葬。日本在19世纪中叶就有城市火葬场的设施,实行尸体集中火化,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曾一度发布火葬禁令,但两年以后即为废禁,现日本火葬场遍布城乡,火化率达90%以上。而实际上,中国各民族中火葬方式可谓由来已久。
历史记载,此葬法先行于少数民族。《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南史·林邑传》记:“死者焚之中野,谓之火葬”。《隋书》中的《赤土传》、《石国传》都有纵火焚尸习俗的记载。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徙实行火葬,对汉族产生了影响,汉族在宋代已有了火葬习俗,《宋史·礼志》中曾有记载。江南一些地方建有“化人亭”,专门用来进行火葬。
元代,火葬更为盛行。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京、冀、晋、江、浙、巴蜀等均有“人死焚其尸”之俗。由于火葬与儒家礼教不合,因此元、明、清三朝都有禁止汉族火葬的法令。火禁在汉族中较为少见,只是在少数民族中沿袭。直到现在,虽然政府倡导火葬,但民间仍不习惯,总以为土葬安生。
从历史上火葬的起源和流传上可以看出,火葬所以能够流行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佛教信仰的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丧葬观念,而这种观念与传统的灵魂在死后归天一致,导致人们遵循火葬习俗;少数民族丧俗的影响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尤其是上层人士的丧俗习惯影响到百姓的葬俗。
地狭人众,人地矛盾的加剧,使土地高度集中,使贫民几乎无立锥之地,无法实行土葬,只得以火葬代之;祈禳心理的影响,如对夭折者或凶死者实行火葬以利于活着的人。正因为如此,造成了火葬在历史上一度盛行,成为汉族中,仅次于土葬的一种重要葬法。火葬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
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咱中国人死后几千年传下来的古老传统,是“入土为安”;是任何时代变不了的!我地在1974年就开始推行了人死后必须去火葬厂火化,然后把骨灰装入骨灰盒中直接拉到本队的庄稼地头上埋下后堆成坟头直今。
关于本次袁世凯为什么要葬在安阳和毛主席为什么不入土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