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边说“吾与点也”,一边奔走各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究竟哪个才是他的最高理想
5372023-08-24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孔子一边说“吾与点也”,一边奔走各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究竟哪个才是他的最高理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孔子一边说“吾与点也”,一边奔走各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究竟哪个才是他的最高理想的知识,包括孔子为什么与点也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达了对曾晳勾勒出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的赞同,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动了他,因而他“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这句话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学而优则仕,全世界都听他的,这就是他的目的。在他死后几百年终于得成正果。三纲五常流行数千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吾与点也”的“与”是赞同的意思,整句话就是孔子赞同曾点的看法的意思。
这句出自先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是(曾晳即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大意就是(曾晳即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耕之事完毕。(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扩展资料: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曾皙说的那段话,从积极方面理解,若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从消极方面理解,若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吾与点也”是孔子赞扬弟子曾点在治国方略、政治抱负上的思想方法与自己相同的一句感叹。。
孔子要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分别谈谈自己的志向。粗率的子路抢先回答可以富国强兵受到孔子的哂笑,冉有的治理小国和公西华的大典司仪孔子未置可否,唯独曾点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受到孔子的赞同。
曾点的志向看起来很小,但它却是天下清平、文教兴盛的景象,正是孔子理想的王国,所以会发出“吾与点也”的赞叹。
关于孔子一边说“吾与点也”,一边奔走各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究竟哪个才是他的最高理想和孔子为什么与点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