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风俗习惯(山西的风俗)
14882023-08-2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山西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个问题,无用的山西冷知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材料面粉150克,沸开水180克,
辅料:红糖,白糖,油面粉少许
做法1.面粉里先加入1匙糖拌匀,然后冲入沸开水,边冲边搅拌,揉成面团.
2.面团很粘,在手上抹适量油,将面团揉和稍光滑即可.
3.准备红糖,白糖适量.将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剂子.
4.取一个小剂子,两手捏薄,包入红糖(或白糖),在糖上撒少许面粉,包成圆形,轻轻拍扁.
5.锅中倒入足量的油,烧至插入一根筷子,马上会浮起很多小泡泡,转成小火,下面坯,炸至两面金黄
6.捞出沥油,放在厨房纸上吸去多余油份.
太适合了!简直就是量身打造。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没有不适合的地方。而且不论山羊,还是绵羊都是肉质不错的羊。山西男歌手有很多出现在舞台上时也是以羊皮大衣毛朝外,羊皮坎肩腰杀带为标配。晋西北一带都有很好的天然牧场。我记得有部电视剧反映红军一九三六年初东渡黄河。毛主席等领导到前线后,穿着的就是毛朝外旳羊皮大衣。
1、添仓节,添仓就是预祝农家粮仓里添满粮食。添仓节在每年农历正月的二十五日,实际含意是要往粮仓里添东西,指望当年增产增收。
2、六月六节,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民间遂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六月初六日,在山西许多地方演化成了庙会。
3、庙会,山西人通过庙会上的商贸交易,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农器之类,同时也参与锣鼓、秧歌、车船轿、阁跷、灯火等各种民间社火文艺表演。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
5、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
南方的安徽、北方的山西,古代因为恶劣贫苦的自然环境培养出了封建社会最强大的两大商帮——徽商与晋商。明末到清末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大量的山西人移民蒙古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极大改变了内蒙古中部的人口、文化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山西人移民内蒙古地区呢?
第一,自然环境恶劣,被迫离乡背井古徽州有一句古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山西也有这么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形容的都是当地的环境恶劣,生存艰难。
山西北部自然环境恶劣,竞标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土地贫瘠,当地生存非常不容易,为了生存,当地人经常出走在外也是常有的。
而另一方面,清末山西发生了著名的“丁戊奇荒”,极端变化的恶劣天气,近代最严重的旱灾,加上当地河川稀少缺乏水源,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大规模出走。
第二,清末移民实边,巩固疆域之举清朝末年,统治风雨飘摇,尤其是北方的沙俄不断渗透使得清朝版图非常不稳。
为了巩固疆域,清朝一改“封禁边塞”的传统,尤其是丧失了外东北、外西北之后,沙俄又开始对蒙古地区虎视眈眈。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可耕地等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清朝鼓励移民戍边,主动招募大量来自于山西、河北等地的贫苦百姓,移民到漠北、漠南地区,开发土地。
山西紧临当时的察哈尔、绥远等内蒙古各地,自然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