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为什么难(汉语为什么难教)
12522023-08-26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元朝的皇帝会说汉语吗,以及元朝皇上的冷知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谢邀,先看一首诗:
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霑琼干岩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
上面这首诗,各位能不查字典全部一次性读出来吗?如果不能,你的传统古文水平应该是不如作者的,作者就是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
能写出这样的诗词的人,你觉得他不会说汉语?再举一个例子,明朝初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史会要》,编录上古至元代的书法家传记,高度评价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的书法:
文宗以聪明睿知之资入正大统,迺稽古右文,开奎章阁,置学士员讨论治道,几致刑措。喜作字,每进用儒臣,或亲御宸翰作敕书以赐之,自写阁记,甚有晋人法度,云汉昭回,非臣庶所能及也。
写得出这种水平书法的人,你说他不会汉语?元朝大多数皇帝都具有说汉语的能力,有高有低,一般认为汉学水准最差的是以白话即位诏书闻名的泰定帝(元朝第六位皇帝),这一位连老师给他讲课都必须用夹带了部分蒙古语法大白话,不过大白话也同样算是汉语吧?
即位诏书曰:
薛禅皇帝可怜见嫡孙、裕宗皇帝长子、我仁慈甘麻剌爷爷根底,封授晋王,统领成吉思皇帝四个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都付来。依着薛禅皇帝圣旨,小心谨慎,但凡军马人民的不拣甚么勾当里,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
当然,你非要说以上说的不是汉语,那我们看看要朱元璋的圣旨,也同样是夹带了部分蒙古语法的大白话.....
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除钦遵外,今给半印勘合户帖,付本户收执者。
确实,在元朝上朝时,有时会配有翻译,但实际这些都是给部分不懂汉语的蒙古贵人们准备的,至于元朝皇帝嘛,汉学水平有高有低,但至少都是听得懂一般汉语对话的。
在元代,作为知识分子的儒生可谓是斯文扫地。儒生的社会地位居然排在了农民与乞丐之间,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的说法。知识分子成为了“臭老九”的说法,应该就源于元朝。
南宋孤臣谢枋得和清代学者赵翼分别在《送方伯载归三山序》和《陔余丛考》中,介绍了元代“九儒十丐”的现象:
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曰:“我大元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贵之者,谓有益于国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贱之者,谓无益于国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者也。(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
又谓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而无七匠、八娼之说。盖元初定天下其轻重大概如此。是以民间各就所见而次之,原非制为令甲也。(赵翼《陔余丛考》)
造成元代儒生地位低下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首先,宋末的残酷战争使儒生没有舞台。由于宋末战争太过残酷,元好问在《冠氏赵侯先茔碑》中写道:“兵兴三十年,朔之祸惨矣!盛业大德、名卿巨公之后,遭罹元元,遂绝其世者多矣。仅得存者,亦颠沛之不暇也。”战火烧了几十年,很多儒生家破人亡,不仅济天下之志无从谈起,就连好好活下去都成了大问题。据《元史·高智耀传》记载,在元太宗窝阔台汗时,“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数十年后,忽必烈即皇帝位,仍是“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的状况。原来能做帝王师的儒生,居然沦落成了奴隶。除正史外,野史中有更多记载,如胡衹遹在《紫山先生大全集》中道:“士夫南冠,为奴者甚众,大夫、士、衣冠之子孙陷于奴虏者,不知其几千百人”,儒生的处境之苦,难以想象。
其次,元朝统治者人为地“以人划线”。蒙古贵族夺取全国政权后,在全国实行“四等人”制,将民众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并按照等级划分,在用人行政、法律地位、赋役税收及科举名额分配等方面,有各种不平等的规定。
一等是蒙古人,为元朝“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二等为色目人,指除蒙古以外的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各族人;三等为汉人,主要指原金朝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四等为南人,主要指原南宋境内江浙、江西、湖广的人。儒生们多是大谈华夷之辨的汉人,他们完全处于末流,“儒户杂泛差役……与民一体同当”,其社会地位可想而知。
再次,元朝根本就不重视科举。元朝消灭南宋以后,在元太宗窝阔台汗九年(1237年),才举行了第一次科考,史称“戊戌选试”。这次科考一是并不针对所有儒生,参加考试者只是原金朝境内的儒生;二是选试内容只是简单的经义、辞赋论等,只要“不失文义”者都可中选;三是在录取者中,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入仕,还都是地方性的小官。
从表面上看,“戊戌选试”只是装装科举的样子;从深层看,“戊戌选试”使得一些沦为奴隶的儒生得以脱离贱籍,据《元史·选举一》记载,“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其结果,“得士凡四千凡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在录取的4000多人中,竟有四分之一的是奴隶身份。“戊戌选试”的意义在于,通过科举这种方式,救济了流离失所及陷于奴籍的儒士,使他们以“儒户”的身份,取得了优免赋役的特权。但“戊戌选试”并没有形成制度,一直到70多年后的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举行了第二次科举。在这期间,儒生进仕为官的途径基本被封死了。儒生特别是沦为“四等人”的南人,更没有身份上的优势,最多只能“吏进”,却往往沉于下僚,老于笔吏。即使万里挑一,侥幸中了进士,还会莫名其妙的倒霉。至正八年(1348年),王伯恂被主考官赞为天下第一奇才,其他考官却说王伯恂是南人,要降其名次,最后发榜,王伯恂竟然落第。当年的状元王宗哲,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这在宋代肯定会飞黄腾达,登上重臣之位,然而,王宗哲最终在元代官场中,却碌碌不见称道,《元史》中连他的传记都没有。
由此看来,儒生几乎无从当官,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技能又不怎么样,因此成为社会上最穷困潦倒、缺衣少食的阶层。“小夫贱隶,亦以儒相嗤诋取笑”,在一般人眼中,儒生即是最没出息的无用之人,落得个“老九”的诨名,实在是悲哀可叹!
若问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皇帝陵寝,秦始皇陵、茂陵、乾陵、明十三陵,以及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等一定会立马被众人提起。可如果问元朝有没有什么著名皇陵呢,也许除了想起那座仅是“衣冠冢”的成吉思汗陵外,大家就想不出别的吧。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大家缺乏历史常识,而是连史学界至今都无法找到元朝皇陵的真正所在地。为何会出现“元朝皇陵无觅处”的困境?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元朝皇帝有着一种“奇葩”的下葬方式——“秘葬制度”。蒙古族原本逐水草而居,往往只会在一个地方居住数月,就转移到下一片牧场,所以他们不会也无法像汉族那样,找固定的地点,花上数年甚至是数十年来建立陵墓。当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他们继续保留这种“薄葬简丧”的丧葬制度,并加强了皇陵的保密性,形成了元朝独有的“秘葬制度”。据“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之一的《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死后,他们不会使用豪华的棺木或是十分奢华的随葬品。棺木就是直接用两片木板将皇帝遗体一夹,陵墓就是在某一个地方挖一个深坑。可以说,元朝皇陵相比汉人帝王陵所拥有的高大封土堆、祭祀建筑、奢侈随葬品,简直“简单”到有些“过分寒酸”。除了“过分寒酸”的陵墓外,元朝皇帝的下葬方式也是“奇葩”到令人发指。元朝皇帝下葬时,为了不让外人知晓皇陵的确切位置,会将看到发丧队伍的人,以及修建皇陵的工匠全部杀死,以免他们泄密。当下葬完成后,元朝部队就会将皇陵周边包围,防止外人进入,并用万马踏平皇陵,等第二年皇陵上的草长得和别处一样时,才会将部队撤走。元朝帝王如果想祭奠先帝时,该如何找到他们的陵墓呢。他们会利用骆驼有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当下葬完成后,元人会在皇陵前,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它的小骆驼。等以后要祭拜先帝的时候,元人就让那只母驼作向导,当它驻足悲鸣的时候,就是元朝先帝墓地。一旦母骆驼与哪些送葬之人全都死去,随着时间的流逝,便不会再有人知晓皇陵的确切位置,而元朝的皇陵也因这种“奇葩”的下葬方式,成为千古之谜。
元朝皇帝是军事才能卓越,内心征服欲望特别强烈,但政治才能极端贫乏,文化相当落后。他们打战的目的有二:一是掠夺财富;二是满足其内心强烈的征服欲。
从其版图之大可以看到其杰出的军事能力和强烈的征服欲望:成吉思汗扩张完成时蒙古帝国的疆域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达三千万平方公里,在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根本无法有效统治管理。于是采取地方分权制度,将疆域划分为六个子国,这六个子国平等并列于大汗之下,六子国分别是:
1.元帝国:辖中国本土,建都大都(北京),子国元首称为“皇帝”。
2.吐蕃宗教国:辖西藏、青海,建都逻些城(拉萨),子国元首称为“法王”。
3.察合台汗国:辖新疆西部、中亚南部,建都阿力麻里(新疆霍城),子国元首称为“汗”。
4.窝阔台汗国,辖新疆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建都也迷里(新疆额敏),子国元首称为“汗”。
5.钦察汗国:辖东殴平原,建都萨来(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子国元首称为“汗”。
6.伊尔汗国:辖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地区,建都帖必力思(伊朗大不里土),子国元首称为“汗”。
此外,还征伐日本、缅甸、占城、安南、爪哇五国,或因台风,或因瘟疫,或因丛林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而未获成功,否则版图更大。
另外,元政府将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道家知识分子士大夫看成是彻头彻尾的寄生虫,居然比最受卑视的娼妓都不如,仅稍稍胜过乞丐,在他们的头脑里实在想不通世界上还有专门读书和专门做官这种行业。
由于元朝皇帝及官员集团缺乏文化,没有政治理想,不用政治思想文化统治管理国家,纯凭武力,所以很快就垮塌了。相反,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族来统治则必定被汉化!
文章分享结束,元朝的皇帝会说汉语吗和元朝皇上的冷知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