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常识的冷知识?关于文学常识的冷知识有哪些
6052023-09-0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中秋节文学常识的一些知识点,和古人中秋冷知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也又成为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者是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却尚有争议。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是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而表达喜悦的心情。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朝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传统风俗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等。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这就是中秋节的文学常识中的一部分。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节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
中秋节
中秋节古诗句精选
1、桂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4、青雀西来,嫦娥报,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6、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8、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0、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11、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2、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3、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
20、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