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失败的真正原因
5472023-08-2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胡雪岩失败的真正原因的一些知识点,和关于胡雪岩的冷知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胡雪岩:
1。一切都在变,只有人性没有变。
2。满脑子只有钱的人一辈子都赚不到钱。
3。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因为大意。
4。人要具备四识:知识常识胆识见识。
5。中国人的事都是可大可小;
6。人生只有一个规律自作自受。
7道理是直的,但路经常是弯的,机会是持续发展的。
8。成全是了不起的美德。
胡雪岩版本的更好看。
《胡雪岩全传》全套共6本。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很轻松愉快。“有进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其实这套书里真的有很多知识:1、基本上清朝的整个制度、体制都完善的表达提现出来了。2、通过主人公、众多主人公胡雪岩的朋友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处事。3、胡雪岩做生意的处处得当、关照各方面的利益、共享分配蛋糕的做生意机制、原则。
由于生活的压力,1836年,13岁的胡雪岩一个人外出闯荡。
他在杂粮行扫过地,在钱庄倒过尿壶。努力了三年,他终于成为了钱庄的正式工。
1842年,胡雪岩的人生真正开始有了变化。命运都是公平的,在胡雪岩幼年期间给了他不幸的家庭,却在这一年,给了胡雪岩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这一年,他在杭州阜康钱庄工作。由于工作勤奋,为人热情,时间久了,于是和掌柜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了。由于掌柜无子女,所以去世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家产留给了胡雪岩,为胡雪岩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产业,胡雪岩的奋斗史也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个十年(1848-1858):500两白银的秘密
1848年,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王有龄是福建人,早年的时候捐了浙江盐运史,但是没有资金进京当官。
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之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以后必能飞黄腾达。知道他没钱进京以后,自己从钱庄掏了500两白银送给王有龄。
但是这五百两白银却用得其所,王有龄进京以后成功升官,去了湖州当知府。并且将胡雪岩也接去了湖州,在自己手底下办事。
这是胡雪岩得到的第二个机遇,在这里,他完成了大量的资本积累。他首先成立了丝行,在某一次和浙江巡抚黄宗汉的聊天中,透露了自己办药店的想法。
于是黄宗汉也入股了,药店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王有龄持续出资,让胡雪岩名下的阜康钱庄办得越来越好。
就此,胡雪岩的商业事业正式步入正轨,从白手起家的穷小子,变成了小小富翁。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胡雪岩已经算初具实力,富甲一方,虽然算不上全国首富,但在浙江也算是一个巨富了。
商朝以后,商人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出现。商朝(公元前1711年——公元前1066年)建立后,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于是就出现了一批不事生产而专事交换,并且以牟利为目的的人。后来,人们就通称做买卖的人为“商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商品经济和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新兴商人阶层出现了。商人和知识分子(士)、农、工构成社会成员的四种成份。强胜弱败的危机感迫使各国国君千方百计增强国力。齐桓公重用盐商出身的管仲治理国家,最早成为春秋霸主;而越国能在二十年内东山再起,应归功于重用范蠢采用“计然之策”经济政策。国君优待商人,南人也对国君尽忠,二者切身利益有共同之处。历史注定了这个时期的商人和政治有不解之缘。政治家经商成为实业家,商人弃商从政,类似的记载不胜枚举。管仲、子贡、范盔、白圭、吕不韦,先秦几乎每一位著名富商,无不与政治有密切关系。
但战国后期出现的李忄里、商鞅等变法革新,都把农业生产放在富国强兵的首要位置,而对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的商业采取了抑制政策,商人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儒家思想也出现了重农抑商的看法。
秦汉时期的贱商政策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的轻商思想基础。“重农抑商”的理论和儒家学说“重义轻利”的思想相结合,深入渗透到中国社会各阶层意识中,长达两千年。
明清时代,以十大商帮为代表的地方商帮和大商人资本在中国兴起。明中叶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余英时的论著中,在商帮崛起的地方,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商”,已不再被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弃儒从商。
从19世纪60年代起,鸦片战争使部分中国人意识到贸易之重要,中国出现了“绅商”阶层,它是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体。代表人物有张謇、胡雪岩、盛宣怀等人。胡雪岩后被称为“红顶商人”。有关学者称,在政界与实业界双栖是这个阶层的最大特点。此后,洋务运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更加重了这个特点。
20世纪初,作为近代新式商人社团的商会成立,它是近代重商主义的产物。通过商会这一组织,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社会改良等诸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