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里的冷知识是什么梗 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14682023-09-05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小品里的冷知识是什么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应该是我来问你来答,是小品《过河》里的。
《过河》是由李春明导演,崔凯编剧,潘长江、阎淑萍表演的音乐小品,于1996年2月18日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该小品讲述了学识广博的高水平知识分子高峰,下乡传播文化时遇上姑娘的难题,两人在一番较量后最终才子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科普小品文就是用小品的形式来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
生动又严谨,通俗又科学是它的主要特点。
因此,好的科普小品语言总是深入浅出、轻松诙谐的。
它要将深奥枯燥的专业知识讲清楚,就不得不努力思考所属专业与其他领域的相通处,甚至跟生活的相通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大众理解的效果。
朱扮演的知识分子比较小气,陈以为桌上的胡椒面是饭馆的,随手放了一点,其实不是很大的事,朱便把瓶子拿到自己旁边,这引起了陈的不满,才发生后面的矛盾,这是陈表现出的脑子简单,不懂分析问题的另一面。
所以两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陈大大咧咧,考虑问题不周全,性格比较火爆,沾火就着,遇事总想使用暴力;朱遇事放不开,过于小气。这是这个小品想要表现的矛盾所在,也正是笑料所在。
如果陈遇事多思考,看看这个瓶子到底是谁的,而朱心胸豁达一点,一点胡椒面用就用了吧,都让陈用了才有多少钱?这恐怕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抖包袱,属于一个常见的相声术语,在一些小品比赛类的综艺节目中,可以经常看到评委会说抖包袱这句话,抖包袱的意思是前面铺垫好的东西,最后抖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好的小品,一定是具备至少一个包袱的,主要的一个包袱,往往是体现出整个小品所要表达的一种精神,也就是主题,或者说是灵魂,因此评委在评论一个作品好不好的时候,都会考虑包袱抖的合不合适,巧妙不巧妙,精髓不精髓。
OK,关于小品里的冷知识是什么梗和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