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军节的知识(关于建军节的知识小问答)
12812023-12-04
其实汉化历史冷知识大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100个历史冷知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汉化历史冷知识大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忽必烈即位后,采纳汉族士大夫许衡、刘秉忠等建议,采取“汉化”治理国家。考察元代主要政治措施,大体上有如下几点。
(1)迁都
为便于控制全国,将统治中心由开平迁至燕京,以为中都。世祖至元四年,于中都东北营建新城,改称大都。
(2)建立国家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前代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下辖礼、吏、户、兵、刑、工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宜,并置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职司监察。
(3)健全地方行政建制,强化对地方管理
地方行政建制分路、府、州、县四等,边疆则按各地情况,分设宣抚司、安抚司或招讨司等机构。除中书省外,另置十个行中书省,分别统领各辖区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
(4)改革军事制度,实行军民分治,集中军权,并建立侍卫军加强中央防卫力量,以为中央集权之保证。
(5)整顿户籍,加强差役统一管理
按职业分全国户口为民户、军户、匠户、盐户、站户等,并按社会地位分作“良”、“驱”(奴隶)两大类。此外,又按资产、劳力,将各户分作上、中、下三等。如此划分的目的在于便利摊派赋役。
(6)整顿赋税制度
元代赋税包括税粮和科差两类。大抵南方多因袭南宋旧制,北方则将成吉思汗以来各项賦税加以统一。不过总的看,仍是名目繁多,税法杂乱,征敛过重。
(7)加强思想统治
尊儒崇孔,积极提倡理学,并明令规定五经、四书以程、朱注释为准,以加强思想统治。与此同时又广泛利用各种宗教,作为统治的辅助手段。
除上列几点外,元仁宗时还恢复科举制度,不过每科录取人数有限,元代选拔人才大率来自两个主要途径,一为蒙古人及色目人多以皇帝侍卫为进身之阶而入仕途;另一则为汉人多由“吏”选拔。这是与前代有所不同的。其次,终元之世迄未正式颁布法律,只是援用敕旨令条及断案旧例,辑成《至元新格》、《大元通制》等来断理狱讼。这又是与前代不同处。总的说,元人虽采取“汉法”治国,但仍有漠北政治传统旧俗影响,所以有些举措实又与“汉法”不同。
第一,改官制。魏初,鲜卑、汉官号杂用。改革后,完全依照魏晋南朝的制度。
第二,禁北语,推行汉语。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第三,禁胡服,改穿汉服。孝文帝下令禁胡服,服装改为汉制。
第四,改姓氏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
第五,迁都,从大同迁往洛阳。
汉化是指将非汉族的文化、语言、文字等元素转化为汉族的文化、语言、文字等元素的过程。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对周边民族的同化与融合,被称作汉化。汉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从上古、先秦至春秋战国时期,九州内的蛮、戎、夷、狄等部落透过内迁或与诸夏部落杂居,从而使得一部分人被同化。在秦汉时期,居于岭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岛、小部分福建)等的多个土著部落被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部落称为百越,南越部落为其中一支。
在历史上,汉化也发生在其他地区和民族之间,例如在中国历史上的辽金时期,契丹贵族提倡汉化;在元代,蒙古政权也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这些汉化措施的目的包括吸收前代经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等。汉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和统一。
观华夏五千年,其实也有很多外来的民族侵占中原大地,自立为王。在汉人文明悠久的历史传承下,许多外族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汉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比如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和由满清贵族建立的清朝,都是在建立统治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然而,都是大力推行汉化改革的朝代,北魏在孝文帝死后30年就灭亡了;清朝却维持了几百年的统治,为何北魏和清朝的结局完全相反呢?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孝文帝和清朝皇帝推行改革时的政策差异。
?
一、单向的民族同化和双向的民族同化
按理说,民族文化的融合应该是互相交错的。但是孝文帝在这方面上显然没有做到位,他在位的时候为了学习汉族文化,推动汉化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借着攻打大齐为幌子下令迁都洛阳,这个举措一度引发朝中群臣的不满。
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又积极推动改革。根据《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他规定“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意思是以汉语为官方语言,不准大臣们说鲜卑语,违反的大臣一律罢免官职;而且孝文帝还把自己鲜卑部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族单姓。
另外,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还下令紧急修建孔子庙,以求在文化上更趋近于汉族;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几个举措都有点激进了,基本等同于把自己的“根”给放弃了。这种单向的民族同化,存在很大隐患。
?
反观清朝,对于汉化改革的态度是保守且谨慎的。不管是皇太极立国之后担忧满清子弟效汉俗、忘旧制;还是康熙认为过度效仿汉人习俗就是忘记先祖明训的想法,无一不彰显着当时清朝统治者对汉化的理性态度。
正是因为可以理性冷静地审视汉化,所以清朝在汉化改革的措施上显得更加成熟。在民族同化方面,清朝采取的是“双向同化”。他们规定“国语骑射”为官学教育体系,要求八旗子弟都要学习汉语、汉字,也要学习满清的骑射以及满字满语;并且保留了满清的姓氏,以彰传统。
此外,清朝统治者还要求一些汉人学习满语,尤其是官员。像今天普通话里“埋汰、麻利”等常见的词语,其实就是来源于满语。这种双向的民族同化,使得满清的文化在中原大地上流传;而鲜卑族单向汉化,使得自己的民族文化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
二、政治的快速兼并与逐步融合
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大量聘用汉族的人才为官,帮助管理国家。这个举措最根本的目的是加快汉化步伐,巩固统治,这一举措使得北魏国力迅速壮大。到了孝文帝时期,尝到了甜头的北魏统治者,决定把首都迁往洛阳,进一步加深鲜卑族汉化的程度。这种在政治上大力兼并、全力汉化的做法,使得鲜卑族内的贵族出现对立,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平城(北魏原首都)旧贵族和洛阳新贵族的对立。
而且,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定族姓,效仿汉族的门阀制度。很多鲜卑贵族位高权重,但却没有对应的文化素养。习惯了在草原游牧为生的鲜卑贵族,很快就腐化了,导致贵族奢靡成风、贪污腐败,北魏社会矛盾重重。
?
而清朝统治者,对于政治制度的汉化,始终抱着走一步看三步谨慎。刚入关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就提出了“渐有更张”的汉化政治主张。他们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朝中设内阁,设六部;效仿明朝,沿袭和汉族的行政划分制度,逐步建立清朝的中央集权。同时,保留了具有满清特色的议会制度,由八旗王共同主持,参与议政。等到了乾隆时期,清朝中央集权大局已定,名存实亡的八旗王共同议政制度才被取消。
另外,清朝统治者也效仿汉族皇帝立太子的传统习俗,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色,制定了“秘密立储”的继承制度,这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满清的统治。在政治制度上的汉化,孝文帝追求的是一蹴而就,不管优劣大力推行汉化;而清朝的统治者懂得循序渐进,花了一两百年的时间,让满清制度和汉族文化逐步融合。
三、六镇被忽视和拓展八旗
鲜卑拓跋部族统一北方之后,在平城北方设立“六镇”,由鲜卑贵族率兵驻守,保护首都的安全。当时的北魏刚刚立足,更北方的柔然虎视眈眈,所以六个军事重镇在北魏前期被朝廷重视。可是柔然没有霍乱边境,加上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六镇”就被忽视了。
以前的“六镇”是国家立足的依仗和屏障,但是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放松了对六镇的治理。加上大量聘用汉族为官的制度,使得六镇的贵族子弟失去了“入朝为官”的希望。前后落差之大,让六镇的官吏乃至平民都很不满。所以孝文帝死后,六镇就率先联合起义,北魏开始分裂。
八旗,是清代统治者的根本制度。清军入关之后,统治者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八旗制度。早在和明朝作战的时候,满清贵族努尔哈赤就确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子弟平时为平民,战时就可以变成勇猛的军队,战斗力极强。
清朝立国之后,皇太极又拓展了八旗制度,将原本的八旗之一蒙古旗改编为蒙古八旗;然后又完成汉军八旗的改编。原本的满清八旗制度,逐步变成了清朝八旗制度,与汉人文化完美结合。至此,这个清代根本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已经臻于完善。
汉化历史冷知识大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00个历史冷知识、汉化历史冷知识大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