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为什么说宋江要是不招安,梁山很快就会散伙(水浒传宋江为啥要招安)
7482023-08-21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水浒传中,为什么说宋江要是不招安,梁山很快就会散伙,以及宋江为什么不建议造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梁山好汉最终被招安,这是历史事实,施耐庵也是这样写的。但是,宋江绝对没有在梁山大聚义前倡导招安,假如这个时候讲招安,恐怕就难以完成梁山大聚义。一百单八将都聚不齐,别说散伙,恐怕连《水浒传》的故事都没有了。
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书中,有很多处细节暗伏了宋江是要率领梁山好汉招安的。但宋江选择投降招安的对象绝对不是宋徽宗,而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钦宗。不过,宋江没有按照自己及梁山好汉的预期,支撑到“圣主”时代,而是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时,投降招安了。
假如在这个时候宋江不选择投降招安,梁山好汉就不是散伙这么轻松了,应当是迅速被团灭,一个也跑不了。
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梁山泊好汉惊恶梦”半真半假绿野老道不厌其烦的反复讲,施耐庵的《水浒传》只剩下前七十回书,到梁山大聚义时就没有了下文。而从前七十回的伏线来看,梁山好汉完成大聚义之后,便要开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大故事,征方腊,然后攻幽州、抗金兵。这些故事的精彩程度,恐怕不会弱于大聚义之前的好汉传奇。遗憾的是,这些故事都被大明王朝腰斩掉了。
明代腰斩《水浒传》,究其原因,应当与“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洪太尉误走的一大妖魔,就是“孙立”。因为涉及到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踪,所以,这部书被官方禁止了百余年。从现在的版本看,最早的容与堂本七十回书之后的故事就都是续书了。
金圣叹非常不满续书,指责罗贯中狗尾续貂。因而,再次腰斩了“水浒传”。金圣叹并没有仔细考证《水浒传》的续书来历,仅是依据《百川书志》所言,作出罗贯中续写《水浒传》的判断。罗贯中不可能为施耐庵续书,即便是续书,也只与百回本“水浒传”有点疑似讹误的瓜葛。金圣叹所腰斩的“水浒传”,自称古本的版本,其实就是袁无涯的一百二十回本。就算是罗贯中“编次”,其中的二十回肯定也不是罗贯中所为。
这段公案很难掰扯得清白,而金圣叹腰斩续书,迫使七十回之后的“水浒传”在此后三百余年的时间中,五十回“水浒传”以《征四寇》的书目单独刊行。直到容与堂本被重新发现,这期间,《水浒传》的主流就是金圣叹腰斩并删改的贯华堂本。
金圣叹腰斩了《水浒传》,故事就不完整了。一部大书不可能没有收束,于是,金圣叹就补写了一段“梁山泊好汉惊恶梦”。因而,严格来讲,即便是以贯华堂本来算账,《水浒传》便只剩下七十回半书(加上“楔子”)了。
在贯华堂本序言“宋史断”中,金圣叹交代了梁山好汉是如何被招安的。金先生说:“淮南盗宋江掠京东诸郡,知海州张叔夜击降之”。这应当是金圣叹续写《水浒传》,以“历史好汉惊恶梦”收束全书的史料依据。因而,这段故事符合施耐庵“以史进书”的基本创作原则,能够与全书形成比较一致的风格。
但是,金圣叹却又犯了篡改历史、罔顾施耐庵文本的老毛病,借张叔夜之手将梁山好汉全部斩杀。金圣叹之所以这样写,原因是他十分痛恨梁山好汉。别看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中说这个那个是“上上人物”,在批注中却不时谩骂梁山好汉是“群丑”,在“惊恶梦”故事中,痛骂梁山好汉是“万死的枉贼”。金圣叹从心底里痛恨造反的枉贼,他哪里会看得上林冲这类的草寇?
金圣叹原本是深恨造反,也深恨以招安方式洗白自己的梁山好汉。因而,在“梁山泊好汉惊恶梦”故事中造假,将梁山好汉赶尽杀绝。
梁山好汉确实如金圣叹写的那样,被张叔夜战败而投降了。但是,从很多史料中来看,张叔夜并没有斩杀梁山好汉,而是按照宋徽宗的旨令,完成了对宋江等人的招安。
即便是“梁山泊好汉惊恶梦”半真半假,但却能够读到的是,宋江带着梁山好汉全部投降招安了,梁山并没有散伙。
问题是,假如当时宋江没有选择投降,张叔夜还会不会奉旨招安宋江呢?假如张叔夜不招降,梁山好汉会散伙吗?
宋江率众招安是《水浒传》忠义主题的高度表达绝大多数观点说,梁山有派系,这派那派的,派系林立。如此,便会产生投降招安派、造反派,云云。因为如此,当宋江要招安时,造反派便会有散伙的打算了。《续书》中的续书“菊花之会”,就是持此观点的鼻祖。这一段续书,绿野老道曾做过考证,“菊花之会”高度疑似现代人所为,是为了给梁山好汉划等级而打上的时代烙印。
在这个故事中,鲁智深就说过“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但是,从续书后来的故事看,鲁智深不也招安了吗?梁山好汉不仅没有散伙,还一直打到了江南,灭掉了方腊。“菊花之会”无头无脑,上下不靠,完全是硬塞进去的续书中的续书。
梁山大聚义,实际上是照应“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这段开篇故事的。梁山好汉原本就是洪太尉误走的妖魔,北斗七星群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注定”是要重聚在一起的。施耐庵说,一百单八将的“前世”注定了“今生”,他们是生死兄弟,“生生相会,世世相逢,永无断阻”,哪来的派系?怎么会散伙?
招安便一齐招安,团灭便一齐灭亡,这是《水浒传》的“义”。而金圣叹恶梦的造假部分,却恰恰掩盖了梁山好汉的“义”。
《水浒传》“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回书中,写到了朱武、杨春投降救副寨主陈达的故事,其实就是金圣叹所写之“恶梦”的过程与结局,梁山好汉并没有被腰斩,而是投降之后被招安了。
《宋史·张叔夜传》说,宋江等三十六人到达海州时,张叔夜设伏兵打败了宋江,战斗中“擒其副贼,江乃降”。这就是金圣叹所写恶梦所依据的史料,因为卢俊义是梁山的“二把手”,所以,是卢俊义“惊恶梦”。
卢俊义被擒后,被押到官府,此时,宋江率领其他一百零六人早被押到了这里。段景住告诉卢员外:
哥哥得知员外被捉,急切无计来救,便与军师商议,只除非行此一条苦肉计策,情愿归附朝廷,庶几保全员外性命。
金圣叹所言,绝对是按照史料说话的,也能够照应施耐庵写的朱武苦肉计救陈达的故事。那么,朱武救陈达是义气,宋江救卢俊义难道不是义气吗?
宋江如此义气,梁山好汉都是讲义气的好汉,寨主这样不舍性命去救副寨主,谁人散伙?如此梁山还有派系吗?《水浒传》的“忠义”主题,宋江率众招安是这一主题的高度表达。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卢俊义被俘后,宋江继续造反,像打破大名府那样,再次救出玉麒麟呢?换句话说,宋江不招安,又救不出卢俊义,梁山好汉会不会因此散伙?
梁山好汉继续抱团“保境安民”梁山好汉舍生取义,为救卢俊义而全体自投罗网,宁愿引颈受戮也不做背叛义气的宵小。因而,宋江绝不是投降派,不是因为“副贼”被擒,肯定是不会被招安的。
梁山真正要招安的是晁盖,《水浒传》被我们读反了。关于这一点,绿野老道曾经以吴用借智取生辰纲之机逼晁盖上梁山,晁盖在梁山嘱托好汉们不要伤害一人,彭玘按照晁盖指示劝降凌振等细节,认定梁山上晁盖是招安派,宋江才是造反派。
宋江造的是宋徽宗的反,因而,斩杀了宋徽宗的大舅子慕容知府。且以不断袭扰州府,团灭朝廷缉捕官军等“替天行道”义举,反对宋徽宗。
因而,《宋史·徽宗本纪》中说,淮南盗宋江转略州郡,宋徽宗派出将领讨捕,但没能奏效。在宋江等人即将到达海州(今连云港)时,宋徽宗无奈,只得命海州知府张叔夜“招降之”。张叔夜接到诏令,准备招降宋江。宋江不仅没有答应招降,还“声言将至”,向张叔夜下战书,直逼海州。
因为宋江不投降,张叔夜这才招募死士,伏击了宋江,迫使宋江投降。
金圣叹“惊恶梦”这段故事前面都对,后面的结局就不靠谱了。张叔夜是奉旨招降宋江,既然贼寇都投降了,把他们带回京城,岂不是完美的缴旨吗?张叔夜不会抗旨,所以,宋江投降后,“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宋徽宗下旨招安了宋江。
假如宋江没有招安,继续与张叔夜作战,那么,卢俊义便有可能被斩首。宋江及其他人就不存在散伙的问题,而必将遭到团灭。因为,据《宋史·张叔夜传》的记载,宋江等人乘船从海上到达了海州的。张叔夜先命令伏兵烧毁了宋江的船只,绝了宋江的后路。在三面临敌的困境中,除了投降救人,别无选择。
据《皇宋十朝纲要》等史料记载,宋江参与了征方腊,给朝廷将领辛兴宗献计,打破了上苑洞,帮助韩世忠活捉了方腊。据《三朝北盟会编》等史料记载,梁山好汉还投入了攻打幽州、抗击金兵之战。
梁山好汉抗金,是《水浒传》“替天行道”主题的终极表达。此时,北宋进入了宋钦宗时期。此时的梁山好汉才真正成为“保境安民”的大英雄。所以,本回答导语中所说的梁山好汉选择的“圣主”是宋钦宗而非宋徽宗。《水浒传》中有很多细节,说的就是这样一码事。
出于义气而投降招安,因为招安而实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誓言,梁山好汉肯定不会散伙。梁山大聚义时一百单八将歃血盟誓:各无异心,死生相托,患难相扶,一同保国安民。这样的誓言已经预言了大聚义之后,一百单八将仍将继续并肩作战,在边上一刀一枪搏出功名。
因而,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将自始至终战斗在一起,绝对不会散伙。假如宋江没有选择招安,以此誓言来看,梁山好汉也不会散伙,而是“生死相托”,遭遇团灭。
宋江不和方腊联手,原因是宋江认为方腊是梁山泊的叛徒,不值得信任。而且方腊心狠手辣,也有欺人之嫌,与宋江的正义之心有所冲突。此外,方腊的野心很大,他也一直想分一杯羹,所以宋江不愿与他合作。虽然两人都是梁山泊的头领,但宋江始终保持警惕,担心方腊的人品和行为会给梁山泊带来威胁。
感谢邀请回答。
我想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宋江出身是地主阶级,其父是当地有名的宋员外,宋江本人是在县衙里当称为押司的小吏,因此他不需要造反也没想过要造反。只是宋江为人很讲义气,特别喜欢结交江湖上的三教九流,尤其是当江湖好汉遇到了困难和危机时,他都出手相救,被人称为呼保义或及时雨。这就引申出问题第二个方面。宋江在得知好友晁盖带人劫了生辰纲事发被追捕时,他在法律和义气二者之间选择义气,通风报信让晁盖等人逃上了梁山。之后宋江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发配充军屡遭迫害,被逼无奈最终也上了梁山。在晁盖中箭阵亡后宋江带领梁山众将为其报了仇,从江湖威望和组织能力讲,大家一致推举宋江坐第一把交椅,也是理所应当。只是宋江后来接受招安为朝廷东征西讨,把梁山的大好局面都给葬送了。所以“手里有一副好牌不容易,把一副好牌打好则更不容易”。
其实,《水浒传》里的梁山不过就是一个山寨,与强大的北宋王朝相比,实力根本不成比例。之所以显得比较强势,是因为书中所写的几次战斗,给人一种虚假的印象。最明显的就是两赢童贯,三败高俅,这是与朝庭前来征剿的军队直接对抗的两场战斗,表面上是梁山胜利了。但是别忘了,这是梁山守住水泊根据地,利用地形上的优势,以逸待劳所胜。反之,如果让他们出征去攻城掠地,直接与朝庭的军力相抗衡,显然就没有那么强大了。
在《水浒传》中,梁山军队直接攻陷北宋城市的战斗,不过只有三次,一是三山聚义打青州,二是智取大名府,三是攻陷高唐州。其它三打祝家庄和攻打曾头市,都是和地方武装争斗,算不上和朝庭直接发生对抗。
另外,抛开历史史实不谈,仅就《水浒传》这部虚构的文学作品而言,虽然梁山也是农民起义,但与其它农民起义军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同时期南方的方腊起义军,他们已经占有了广大的区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年号,起义军首领方腊已经穿上了龙袍,等于是一朝天子了。
而梁山的政治纲领,从晁盖当上寨主开始,就不过是杀富济贫,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替天行道。除此之外,并没有改朝换代建立政权的企图。他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因此既便攻下城市,也只是除暴安良,劫掠钱粮武器装备后,立刻就返回水泊梁山,并不占领城市和地盘,更不建立政权和封授官吏。说到底,水泊梁山充其量就是一个占山为王的起义窝点。尤其是宋江当上寨主后,和官府的打斗不过是为了博取日后招安的政治资本,根本就没有建立政权的打算。
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梁山的实力既没有朝庭强大,也没有推翻大宋王朝的政治纲领,又何谈去反了大宋朝庭呢?
更何况,宋江的意图就是要带领梁山弟兄们,早日摘下流民草寇的帽子,争取早日接受朝庭招安,尽忠报国,实现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事实证明,招安后,梁山的人马立刻就开始镇压同样是农民起义军的方腊,成为了朝庭的鹰犬。
总结:
综上所述,梁山的实力既没有北宋朝庭强大,也不可能推翻北宋王朝。也就是说,梁山既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想法。这两方面都是不存在的。
好了,关于水浒传中,为什么说宋江要是不招安,梁山很快就会散伙和宋江为什么不建议造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