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是谁保护日本京都免遭美军轰炸的(二战后谁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
13532023-08-04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二战时期,是谁保护日本京都免遭美军轰炸的这个问题,梁思成建议不轰炸京都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谢邀请!二战后期,美军大举战略轰炸日本本土,日本大多数城市都遭到美军的轰炸。在这个重要时刻,有一个中国人向美军提供了一份祥细的地图,注明了日本的文化古迹不是轰炸的目标,从而保护了日本很多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日本的京都。这个中国人就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中国20世纪著名的建筑学家)保护古建筑付出了精神和名誉上的代价:
在二战后期,盟军准备轰炸日本本土,梁思成说服美军保留日本古建筑物,为美军在地图上标出日本古建筑集中的地区并注明详细地址,包括京都和奈良的宫殿、城墙及寺院。因此,京都及奈良的古建筑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他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和复仇心理。
2.在中国内战后期,解放军与国民党傅作义将军进行最后的谈判。两个解放军的代表来找梁思成,希望他把北京城的古建筑在军用地图上标明,说万一和谈破裂,需要攻打北京城,炮击时就尽量避开这些古建筑。梁思成都一一应允。1949年秋天梁思成完成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3.在解放后,梁思成对北京古城墙的保留曾作出巨大贡献,由于政见不一,未得到当时领导者的理解和同意,还被扣下了“老保守”的帽子。
(备注:本人仅在多年前浏览过一本介绍中国建筑的书,其中提到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建筑的事,其余部分均参考网页相关内容,非本人原创。)
个人愚见——古建筑大师。
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出生名门,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清末民初的大儒家。
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学习时就是风云人物,管乐团团长、校刊美编、足球健将,还是跳高冠军,最大的爱好就是钢笔画。
清华毕业后,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获得建筑系学士及硕士学位,其后进入哈佛大学深造。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两人同赴美留学。据说,梁思成还是因为林徽因建议,才选择了建筑学专业。1928年梁林成婚。林徽因也是出生在显赫的家族,自幼研习格致与音韵,才华出众,是民国公认的佳丽,受到诗人徐志摩的热烈追求和哲学家金岳霖的长期爱慕。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梁父梁启超的精心安排下,在去欧洲度蜜月之前,到加拿大渥太华民国政府总领事馆隆重举办了婚礼。对于梁思成与林徽因能够最终走到一起,梁启超非常高兴,说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梁林婚后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
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勇挑重担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并讲授过“中国雕塑史”课。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梁思成于1931年回到北平,进入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私立学术机构“营造学社”,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1932年,梁思成主持了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同年,著成《清式营造则例》手稿。
从1937年起的十几年内,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测绘2738处古建筑物,这是自唐至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山西辽代应县木塔、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这些重大考察结果,写成文章在国外发表,引起国际上对这些文物的重视。
1946年,梁思成应美国耶鲁大学之邀赴美国讲学,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获得,并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的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京都和奈良,正是因为梁思成等人事先在地图上标出位置,才避免了盟军的轰炸。建国后,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市城建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的领导职务,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梁思成年轻时曾遭遇车祸,一生都穿着特制的铁马甲,在病床上却还惦念着国徽的设计。梁思成始终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他说过:“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被当作“复古”典型批判并抄家,所收藏的全部图书资料被没收。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林徽因病逝七年之后)。自1973年起,林洙全力以赴整理梁思成遗稿,先后参与编辑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等书。
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美国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在抗战时期的工作作了高度评价:“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1999年,原建设部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以近代著名建筑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是授予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以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成绩的杰出建筑师。
本人研究明式家具、榫卯结构,从事美术工艺美术多年,对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了解。
梁思成先生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中国大地上的古代建筑遗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测绘和拍照,在地理空间上这需要跑很多的路,因为古建遗存遍及中国各省地,而且野外测绘是个很艰苦的工作,劳动量也很大,但这些从现场获得的实测数据,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为后来梁先生的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由于对建筑历史遗存的实地调查与测绘,促成了梁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著作,比如《淸式营造则例》、对宋朝遗留下来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的注释,及《中国建筑史》等,还有发表的诸多论文。
3、对建筑文物的保护,不光中国,英美盟军在1945年夏轰炸日本时,哪些文物需要得到保护,避免毁于战火,盟军司令部在1944年就曾邀请梁思成先生圈划文物区域,日本的京都、奈良这两个古城没有遭到轰炸,能免于战火而被保存下来,这其中是有梁先生功劳的。
4、梁思成一生所做的事情,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来说是开头性的,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因为在他所在的营造学社之前,中国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应该说营造学社是第一个,在有明确的纲领,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国大地上的古建遗存进行科学研究的组织。
5、梁思成写了《中国建筑史》,营造学社的同仁们留下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著作及论文,这给很多人造成了一个错觉: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后人在这个领域已经没什么事情可做了,这只是个错觉。事实是营造学社同仁们的研究,只是给我们开了个好头,关于中国的古代建筑还有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对《营造法式》的注释,也主要是搞明白了中国古代建筑当中,大木梁架和斗拱的结构问题,也就是古代建筑木结构的构造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筑结构的技术问题。这样的问题由于木结构的建筑遗存还在,通过实物和文献记载的图样比对,破解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只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察。
但对于一些更高难度的问题就没这么容易了,比如中国古代建筑规划、布局、设计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建筑学界依然不能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即使能给出的答案也都是局部、碎片化的研究成果,对于整个系统、能操控全局的答案,没有。
6、综上所诉,梁思成先生一生主要的精力是致力于对于古建遗存的研究,他不主要研究设计领域的课题,所以问他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谈不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大家如果有什么不同见解,也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互动探讨——半个木匠张均成2019.10.29
二战时期,是谁保护日本京都免遭美军轰炸的和梁思成建议不轰炸京都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