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是不是将核弹头鱼雷列为削减的武器(美俄互扔核弹)
8742023-08-02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美俄是不是将核弹头鱼雷列为削减的武器的一些知识点,和专家建议削减核弹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不是。
根据美俄双方签订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显示,核鱼雷没有被明确规定要求进行消减。1991年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主要是对双方的核武数量进行了限制,如第一阶段中规定,美俄双方的各类型核弹头要减少至6000枚,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数量限制在2500枚以下,洲际导弹运载工具削减至1600件等。
2010年美俄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2010年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主要内容则为,双方要将部署的核弹头数量消减到1550枚以下,用于发射核弹头的发射工具数量不超过800架,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及潜射弹道导弹均不超700枚,已部署的可挂载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不超过700架等。
2015年俄电视台报道截图
至于核鱼雷这一特殊武器,其本身的疑团就颇为复杂。有关该武器的最新消息是在2015年11月10日,俄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偶然透露的消息,当时的新闻报道的镜头扫过一位俄罗斯大将军官手中的报告,其中就展示了一种被怀疑是核鱼雷的武器。
根据媒体对报告的推测显示,这种武器的任务是破坏敌方沿海地区重要经济目标,用放射性污染造成敌方区域不可承受的损害,时该区域在短时间内无法被用于军事、经营等活动。其具体的性能则大致为,可在1000米深的水中以105公里的时速航行,作战距离则是达到10000公里,其直径为1.6米,预计在2019年进行相关试验。
美国研制的Mark45核鱼雷
俄媒对此分析称,该鱼雷是T-15核鱼雷的改进型,而研制于冷战时期的T-15的战斗部当量约为1500万吨TNT,同时期的美国也拥有一款称为Mark45的核鱼雷。不过,随着冷战结束,核鱼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俄方在2015年的“泄密”是否属实也无从确认,关于消减也就从谈起了。
这个有点冤枉美国了。美国人已经销毁了相当多的核弹,但是美国人在冷战的时候玩的太大了,所以就算销毁了一大半的核弹头,它的数量还是世界第二多。
美国是首先制造出核弹的国家,也是核试验次数最多的国家,而冷战期间,美苏两家军备竞赛中重点就是核弹的数量,在冷战结束的时候,美苏两国都拥有超过20000个核弹头,当时总是说两国的核弹头足够把全世界毁灭几十次。
美国的核弹头最多的时候有30000颗,现在才有不到7000枚,已经是销毁了不少了。
冷战结束以来,美俄双方庞大的核武库成了两国巨大的包袱,一般用不上,但是花钱又厉害,于是经过真真假假的努力,两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削减双方的、用不上的、又花钱的核武库,一直到现在,今年统计的数字是俄国还有6450枚核弹头,美国有6185枚核弹头。
拆除核弹头并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拆一枚普通炸弹都是要废九牛二虎之力,更何况是核弹了,核弹的结构可比普通炸弹复杂多了。所以拆解工作进展缓慢。拆下来的核材料,也没有浪费,美国人近几年推出的核潜艇、核动力航母,都是号称可以50年不用换反应堆的燃料棒,其原因就是这些反应堆里边的燃料棒都是用拆下来的武器级的铀来做的,所以用的时间长。
美国现在的航母、核潜艇都是在服役期中不用更换燃料棒,其中的原因无他,就是把原来核弹里边的核材料放到燃料棒里边去了,没有从核弹中拆下来的核材料,美国人这个事是干不成的,而其他国家没有这个便利条件,核动力舰船还是要开肠破肚的更换核燃料棒。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人是在研究使用低当量核武器对付中国,很多准备的低当量核弹就是从旧的核弹拆下来的,特别是热核武器中的“板机”部分正好是一枚低当量核弹。
至于美国以后肯定还是要拆核弹的,目前核弹就是用不上,但是美国人肯定是会保留一个规模巨大,而且技术先进的核武库,现在的6000多枚核弹肯定还会进一步缩减,但是按照我的看法,美国的核弹数量最后也不会小于1000枚。
至于核武器,虽然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在实战中爆炸第三枚核弹,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武器的杀伤力能够超过核弹,现在没事老说的精确制导武器的精确是建立在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基础上的,如果是没有核武器也就不会出现精确制导武器。
图片来自网络。
导弹属于长期贮存一次性使用的作战武器,它的绝大部分寿命周期都是属于贮存状态,因此其寿命周期用专业的名词叫做贮存期。导弹的贮存期是从起出厂之日开始算起,在规定的保养、维护条件下,仍然具备相当可靠性的一个周期。和常见的民用产品不同,导弹的贮存期并不能完全的看做是保质期,因为民用产品并没有规定在保质期内必须确保多高的合格率,而导弹作为军用品,其必须保证在贮存期内任何时间段都可以随时拉出去进行发射!比如某一批次导弹的贮存期为10年,那么在这10年内必须保证有80%或者90%以上的导弹能够做到正常发射!(贮存在战备仓库内的伊朗弹道导弹)
作为战略导弹而言,其属于携带了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其贮存期寿命主要由几个较容易出现故障的关键零部件决定,分别是火箭发动机寿命、燃料寿命、核弹头寿命。这些零部件的寿命主要是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决定的,以我们最好奇的核弹头而言,由于核材料的衰变周期通常都是以万亿年计算,因此它是的寿命几乎可以算是无限的,而核弹头上所使用的金属、塑料等机械和电子零部件以及常规的TNT引爆炸药的氧化过期才最终决定了核弹头的寿命。(核弹头的结构组成)
根据相关统计五常国家中核弹头的平均贮存期寿命约在15年到25年左右,而美国由于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精湛的加工工艺,核弹头的平均寿命能达到28年之久,其民兵3洲际导弹上所携带的W87核弹头寿命甚至可以达到35年之久!这也成为民兵3导弹自1978年底停止生产,如今却仍在服役的最大原因!(民兵3洲际导弹的日常维护保养)
而对于战略弹道导弹的贮存期寿命,美国曾经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开展相关试验室测试,针对导弹所属的机械、电器、液压、光学等各种零部件,提高实验室贮存环境的相关要素,模拟出导弹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同时段的真实贮存环境。相关测试结果表明,美国第一代北极星A1战略潜射导弹的在室内环境温度43°以下,湿度60%的条件下贮藏4年,性能和可靠性基本可以保持不变,而在10年过后,其可靠性将会下降一半。美国的第二代大力神陆基战略导弹在保持80%以上的可靠率时可以在发射井条件下贮藏长达25年之久!(贮存在地下防空洞内的俄罗斯战略导弹)
那么导弹过了贮存期该怎么处理?由于导弹特别是战略洲际弹道导弹的制造和采购成本非常昂贵,大部分单价都在千万元以上,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大部分导弹在临近贮存期期限之前会选择在演习训练中进行实弹发射,以此作为自己生命周期的终结。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大量洲际导弹提前退役,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曾经将著名的R36M战略导弹改造成第聂伯河火箭用于卫星发射,也算是洲际导弹军转民的一个范例了。
(第聂伯河火箭曾经创造了一箭37星世界的纪录)
其他没有被发射掉的导弹则会进行全方位检查,如果导弹状态仍旧良好,那么在经过延寿处理后,该导弹还会继续服役五到十年。如果导弹的状态已经十分不稳定,那么在拆除了其中的火工品(炸药、雷管)、电子部件(导弹导航和控制系统)、结构部件(壳体)会进行分门别类的销毁回收或者整体式的爆破处理。关于战略导弹的寿命以及退役处理大概就是这些了。(暴力拆解战略导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隔行如隔山,这点萨沙深有体会。
萨沙本人略懂些历史,但对于古代史并没有系统的在课堂上学过,只是自己在家看了不少书。
有意思同一个朋友闲聊,人家是宋代史的硕士。
我们无意中说到宋代一个片段,他随便讲了七八点我不知道的历史片段,改变了我对一个事件的观点。之前很多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为什么?人家就是研究这个的,还写过多篇论文,这是他的专业。
所以人家哪怕闲聊,肯定都比你业余研究的要专业的多。
道理也是一样。
杨承军是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大校,教授,军事运筹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有着47年的相关从业经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城市安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全军军事学学科评议专家,装备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略卷》终审专家;核战略专家,核军控专家,导弹技术专家,军史专家,首席军事理论专家。
其中,杨承军最擅长的是核战略,写了很多文章。
可以说,我国和战略方面,杨承军是相当了解的,毕竟一直工作到退休。
杨承军基本完全否定了胡锡进的观点:我们不应该与核大国比数量、比规模,只要继续提升质量,保持住现有的核武器生存能力、抗核打击能力、突防能力等就足以威慑其他图谋不轨的国家。“中国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时至今日,世界核大战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任何一个国家,即便被核大国攻破首都,也不会敢于使用核武器。
核战争只能在有核武器和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发生,大家都有核武器就等于大家都没有核武器。
这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使用,就是有武器的美国,对付没核武器的日本。
这就同一战的化学武器一样,各国一起用,结果两败俱伤,共伤亡130万人,另外还有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化学武器还严重污染环境,战后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去清理战场,医治化武受害者。
搞笑的是,由于协约国和同盟国都使用了化学武器,最终大家几乎是同归于尽,谁也没好果子吃,谁也没占到任何便宜。
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大家都不用。
到了二战时期,轴心国和同盟国就心照不宣,一同停止使用化学武器。自然,双方都做了很多准备,比如美国万里迢迢将化学武器运到欧洲,防止德国突然使用,但终究是没用。
所以,今天的核战略也是一样,只是单纯的威慑,根本没有谁会去真正打核战,除非是疯了。
杨老曾说:核武器仍然是当今世界无可替代的战略大杀器,凡是有过核爆炸、核泄漏的地方,至今后果仍然非常悲惨。很多核试验地区已经过了几十年,仍然是无人区,没有人敢于进入。
这些都警示着我们:核武器、核泄漏必将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长期污染,世人须高度重视核安全和慎重使用核武器。
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将老首长在回忆录中写到,“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在人类历史上,希望永远不会使用核武器、爆发核战争,因为这是对人类的犯罪,是对人类共同居住环境无可换回的践踏”,我高度赞同这位老首长的话。
萨沙认为对于今天我国来说,只要保持一定的威慑力,也就是一旦遭遇美国的核攻击,可以保证立即还击,摧毁美国部分主要城市。
这种威慑力就足够了,而不是说没事就把核弹搞到1000枚,10000枚,这是外行人的说法。
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用日俄战争日本将军的话来说:1门每发都击中的大炮,比100门每发都不中的大炮,要强得多。
有用巨资扩大核武数量的能力,还不如研发和部署最先进的核武器,以增强长远的核威慑力。比如我国的超高音速武器加上核弹头,目前美国就很难对付,理应不断深入开发这方面技术,而不是用钱去造一些技术已经不先进的武器。
所以,随便扩大核武是无稽之谈,也没有任何必要。
大家看看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怎么被苏联遗留的核武器玩死的。
乌克兰当时分配到,2000多枚核弹,比胡锡进要求的数量还要大。
这些数量巨大的核武器,乌克兰不能独立发射,等于废铁。
而乌克兰政府分析:核武器平时的维护和保养,就要吃掉乌克兰政府三分之一的财政预算。
乌克兰政府不堪重负,被迫在北约帮助下销毁。
杨老已经说的很清楚,甚至还有些难听,但确实是肺腑之言:对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规划计划,有专门的院士、专家始终都进行着极端严格细致缜密的跟踪、研究、论证和计算,对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也都有计划地进行着部署和决策,相关广大官兵也在全天时、全方位的维护着国家核安全,完全不需要无关人员的“长臂干预”。
最近,互联网上出现呼吁国家增加核武器数量的声音,还提出了具体数字。这种炒作对国家安全百害而无一利。我认为,即使按照他们提出的数字增加核弹头,既不能对美国构成新的威慑,而只会激起对我国的高度警觉、为他们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新的依据,也会使我们陷入核军备竞赛陷阱;会激起邻国不安,把他们推向美国寻求核保护;会激起国内民众和网民对国家、对军队的不满;更会造成国家经济的失衡,对更需要投资的脱贫、住房、医疗、上学、养老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则无力解决。
我国决策核武器的发展数量及力量规模,历来都经过非常的缜密研究论证,决策也极其慎重。
针对上述情况,常年奋战在核领域的科学家们,在缜密论证和精确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射程核武器发展数量、毁伤能力、力量规模需求;对服役期满的核武器进行检测并提出可否继续服役的结论;根据国际核形势的变化,提出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规划、指标及补充完善报告;军委、总部据此进行咨询并决策。这些,炒作者们清楚吗?
我看到,很多院士、专家、官兵,他们为了维护国家核安全,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一代又一代地在深山里做着牺牲和奉献,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和无名的英雄!而在网络上肆意抱怨的人,你们的言行是在帮助谁?谁喜欢你们的表演?
关于美俄是不是将核弹头鱼雷列为削减的武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