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条印度冷知识(印度的冷知识)
10932023-09-0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印度的经济支柱是什么,以及印度经济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莫迪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在招商引资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投资改善基础设施。用制造业和基建把印度大量的人口红利,转变成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力,以此来保证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莫迪主政古吉拉特邦的十二年期间,把古吉拉特邦从一个贫困落后的邦,一跃成为全印度经济发展最快,外贸出口最多,基础设施发展最好,行政效率最高的邦,靠的就是所谓的莫迪经济学。由于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的成功,2014年莫迪顺利当上了印度总理。从2014年到2018年,印度通过用GDP的新算法,她的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4%,8%,7.1%,6.7%和7.4%,平均年增长率为7.3%,并在2017年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当然在这漂亮的成绩单背后,也包含了很大的水份,把牛粪也算进GDP里面,在全世界印度应该算独一份。
在印度经济数据全线飘红的时候,印度经济的隐患在2019年就显现出来了,2019年印度经济第一季度增长为5.8%,第二季度为5%,第三季度为4.5%。出现隐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印度经济的增长并不是靠制造业支撑的。为了挽救经济的颓势,2019年5月穆迪政府宣布总额高达100万亿卢币(约10万亿人民币)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以基建来挽救印度的经济增长。(印度贸易逆差示意图)
问题来了,莫迪力图以100万亿卢比的投资额,来拉动经济的增长,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靠出口创汇的结余来投资,印度没有那种条件,因为几十年来印度的对外贸易都是逆差。靠外部的投资明显也行不通,因为印度的工业竞争力明显不如东南亚。如果靠增发货币,那么通货膨胀的速度肯定会超过GDP的增长。
虽然莫迪上台后一只鼓吹印度的制造业将如何如何发展,但无论莫迪怎么鼓吹,印度制造业要在国际贸易中想生存,核心就是要有竞争力。事实上印度既没有像德国日本那样的高端制造获取高额利润,也没有美国那样靠服务贸易获取贸易顺差,同样印度想要在中低端制造业中谋取话语权,但她又竞争不过我国。显然莫迪想用古吉拉特邦的模式,来复制全印度的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因为印度其实是个内生型的经济体,对外贸易的额度在她GDP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古吉拉特邦的成功,其实质只不过是莫迪用好的政策,吸引了印度国内的投资。如果莫迪100万亿卢比的投资计划得不到外资的支持,那这个大饼到最后肯定是画不下去的。
印度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其实难堪的不仅仅是莫迪,还有之前那些不遗余力鼓吹印度经济体的西方媒体和学者。想想之前还有大量西方媒体帮忙鼓吹印度经济的增长奇迹如何如何了得,大有为印度经济增速“擂鼓呐喊”的架势。他们认为印度经济增速未来将在很长时间里,保持领先某东方大国的趋势,要不了多久会成为能与某东方大国相媲美的新强国。如今看来,印度的经济形势已经狠狠打了这些“鼓手”的脸。
那么印度经济为何出现这种巨大反转?影响其社会发展的硬伤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印度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印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有些好高骛远。由于印度人在上世纪60年代与我国有道历史上的哏,这个哏在印度心中始终无法消除。这就致使印度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处处喜欢与我国较量。特别是军事上,印度为了能让本国的军事占据短暂优势地位,不惜一切的把大量有限资金用在军备竞赛上,似乎完全不考虑自身的实际经济能力,有点钱就乱花,十足的“土豪”风格。
印度购买的法国“阵风"战机
反观我国,上世纪并没有陪印度搞什么军备竞赛,军事发展始终以确保国家基本安全为底线。集中精力推动改革开放,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把大量有限资金投到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全民教育、改善民生环境上。几十年下来,我国的基建规模和质量远远甩开印度,前期对教育的巨大投资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如今成为我国强大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资本。经济规模和发展基础条件都是碾压印度。
正由于印度好高骛远,盲目攀比,缺乏长远的战略思维。在不恰当的时间将有限的资金投到了不恰当的地方,使得印度各领域人才储备不足,基建进步极其缓慢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其国内交通状况跟不上发展的需求,这样的印度又如何能够更有竞争力的吸引外资呢?
印度民众抗议要求政府严惩教育中的腐败和不公
第二,印度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弊端,抑制了其社会进步和发展潜力。印度的种姓观念一直在世界备受诟病,尽管印度政府知道这些,也在国家独立之初就废掉了种姓制度。但是由于种姓文化在印度占据太长的历史,种姓观念几乎已经渗透到印度全国上下。不可否认,有很大一部分印度人走出国门后,这种观念会得到改善。但是相比于印度的总人口数量,那些能走出国门的人数是微不足道的。
种姓观念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于印度各行业领域,不同阶层,不同的社会圈子里面都有。当种姓观念存在于地方政府官员身上,那么很多低种姓群体公民就容易受到很多不公平的遭遇,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政策福利分配的不公平、政府岗位选拔录用的不公平等,这些都有可能遏制并抹杀低种姓和贱民群体中的潜在优秀人才。毕竟人才是需要发掘和培养的。
印度“贱民”群体
除了种姓观念,印度还普遍存在严重的男尊女卑传统思想。这种观念使得很多女孩无法像男孩那样享受平等的文化教育,妇女无法享受原本可以胜任的很多平等工作机会。女性的创造社会创造力得不到释放,自然抑制了印度社会的劳动潜力。
第三,印度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如果印度政府早期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话,必然会看到残留的种姓观念抑制印度发展的阻力有多大,也会看到落后的男尊女卑传统观念遏制印度的发展潜能。如果印度政府早期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话,就不会在当年将有限的资金大幅投入到与东方大国的军备竞赛上,只为了满足国民一时的虚荣(短暂的军事力量领先东方大国),而忽视教育全面普及的重要性,也不至于在今日印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各领域的人才断层和短缺。如果印度具有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就不会为了获得政治利益(民意选票支持)而无视印度长远未来,与周边国家屡屡擦枪走火自毁声誉,令印度成为周边国家眼中的威胁,阻碍印度经济与周边国家更有利的合作局面。
印度是全球成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
印度在2014/2015财政年度的GDP增速达到7.3%,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长最快的经济体。原因是,2015年初,印度调整了GDP的计算方式,计算GDP的基准年份从2005年后移至2012年,生产成本计价也改为市场计价。调整之后,印度经济数据得到大幅修正,以2013-2014年为例,GDP增速从4.7%修正至6.9%,增幅相当可观。在2015年,印度GDP增速超越中国,成为了增速最快的经济体。
2016年,印度经济首次超过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跻身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简接依靠农业维生,但该国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目前,农业在印度经济的比重中仅仅只占约10%左右,工业占18%左右,而服务业占比高达70%以上。
印度高等教育发达,凭借信息技术及大量受过教育并懂得英语的青年,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将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后勤工序”外判的中心。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政府就将精力集中在了软件开发高科技产业上,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20年之后努力果然见成效。印度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与IT相关的服务已经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据统计,印度软件业近年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软件业年均增长率(20%)。
虽然印度制造业比起中国来依旧十分落后,但是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在服务业上,凭借政策和先天优势,印度已经远远领先于依旧满足制造基地地位的中国。在中国出口大批量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印度的比较优势则体现在高效、优秀和廉价的服务业上。
在会计、医学、税务服务、电信等方面,印度使自己成为了出口基地。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个人税务表单是送到印度由当地提供服务的企业完成的。在生物科技和软件科技方面,由于语言相同和成本相对低廉等原因,很多跨国企业也将部分研发基地设在印度,由当地科研人员完成开发。其他行业如制造业、电讯、造船、航空和旅游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今年2月,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16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击败了所有市场预期。此前,分析师纷纷预测,由于受到“废钞令”的影响,印度的GDP增长率将落后于中国。与此同时,印度还传来苹果将在印度建厂的消息。
印度发展势头这么猛,难道要超越中国,“MadeinIndia”要取代“MadeinChina”了?至少目前来看可能性较小,根据世行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的GDP总量是印度的5倍以上,在两国人口基数相近的情况下,中国人比印度人平均富裕5倍。
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
不足。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