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有没有牙齿
9672023-11-29
很多朋友对于楚国和晋国没有公族掌权,为何晋国分裂而楚国没有和楚国为什么不建议分裂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春秋战国时期,每个诸侯国包括周王室都发生过争权和政变,这不奇怪。楚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楚国不是没有公族掌权,而是公族太强。战国时期,楚国的三大公族屈、景、昭把持着楚国大权,但楚君让三族人轮流做令尹,以制约平衡他们。然而因为公族权力太强,使得在楚国推行新政变法格外艰难,屈原、吴起等人都因此抱憾而终,而楚国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秦国吞并。
至于晋国最后为何落的个被三家分晋的结局,这和晋国早期历史有关。
公元前745年,晋国第十三代国君晋昭侯姬伯登位后,封晋文侯之弟成师于
曲沃,在晋国大臣师服看来,这就是晋国祸乱之源,他说:“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今晉,甸侯也,而建國。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这意思是说,曲沃宗族的力量如果强于本族,那么取代本族只怕是时间问题。
果然,前724年,曲沃莊伯伐翼,弑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
仅仅过了5年,曲沃莊伯帶領鄭軍、邢軍進攻翼地,周桓王派尹氏、武氏试图说服他退兵,没用。晉鄂侯逃到隨地。
前718年,曲沃干脆公然不鸟周桓王了,于是周桓王令虢公進攻曲沃,
在翼地立哀侯姬光為晉第十六代國君。
前709年,晉國曲沃武公進攻翼城,在汾水邊的低窪地追趕晉哀侯,俘獲了晉哀侯和欒共叔。
前679年,曲沃宗室终于取代了当代晋君晋湣公。这位曲沃武公就成了晋武公。第二年,周王室不得不承认了这一事实。这实际上是曲沃武公用各种珍宝等贿赂周王的结果。后来三家分晋不过是复制了晋武公的操作。
之后,晋国又经历了骊姬之乱。晋献公想把骊姬(骊戎的公主)立为夫人,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卜筮的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么做。”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太子说:“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那人说:“您想出走吗?”太子说:“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子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阴谋。”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之后,晋国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出于“晋无公族”的状态,再后来经过赵盾一折腾,晋国的公室力量基本上就没有了,对于异姓的卿大夫等基本上已经控制不住,没有了约束力。
到战国前期,经过君权与族权,族权之间的长期较量,公室衰弱,政归六卿、即智氏、魏氏、韩氏、赵氏、范氏、中行氏,形成了晋政多门的局面。又经过一翻激烈的斗争,范氏、中行氏被灭,晋国还剩智、魏、韩、赵四大家族。
后来智族被韩魏赵三家联手灭掉,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魏文侯斯、赵烈侯籍、韩景侯虔为诸侯。公元前349年,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公室仅有的土地,废晋静公姬俱酒为庶民。晋国彻底灭亡。
当时已经没有吴和越了。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末期的两个诸侯国,崛起于晋和楚争雄的期间。然而吴国被楚国和越国两面夹击而亡国。越国又在不久后被楚国所灭。
同时晋国也分裂成为赵魏韩三国。这才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等秦灭六国的时候,吴和越早就灭了。
楚怀王和楚平王同在位的原因是发生了一次政变。具体来说,在公元前299年,楚王墨子的弟弟楚怀王继位,但他统治不得人心,加之楚国与齐国发生战事,楚怀王大败,导致国内危机四伏。于是,在秦国和赵国的支持下,一些大臣发动政变,废黜楚怀王,立熊绎为楚平王继承王位。
因此,楚怀王和楚平王同在位是因为发生了政治变故。虽然楚平王继位后楚国逐渐稳定,进行了多项政策改革,但这个政变也反映出楚国内部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
谢邀。如果我没理解错,这个失去半壁江山,应该是楚国被白起夺去鄢、郢,秦国以楚国故都至大别山以西地区,设置南郡的时候。
此时的秦王是秦昭襄王,楚王则是楚顷襄王。
不过这次战败的根子,却是在楚怀王时代,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人物,就是楚国的名将庄蹻。
《荀子·议兵篇》:
“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商君书·弱民》:
“唐蔑死于垂涉,庄蹻发于内,楚分为五。”《韩非子·喻老》: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吕氏春秋·介立》:
“庄蹻之暴郢也。”这四条战国时代的子书都有提到庄蹻在楚国发动的内乱,时间也很清楚,就是楚国兵败垂沙之后,即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联合攻楚,楚军大败,被斩首八万。
对外战争的失败,让楚国幅员数千里的楚国中央军元气大伤,所以才会有“庄蹻之暴郢”这种事儿发生,在楚国的文化里,郢就是楚王所居的都城的意思,庄蹻已经能够肆虐郢都,说明其武力对楚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的结果就是依赖楚国王族军队压制的大国封君统治出现了危机,“分而为三四”或“分为五”。
简言之,楚国事实上分裂了。
紧跟着,内忧外患的楚国,连楚怀王都被秦国捉了去,一直领不回来,而庄蹻本人,从史书和子书的记载来看,反而被楚国招安了。
再来看《荀子·议兵篇》:
故齐之田单,楚之庄蹻,秦之卫鞅,燕之缪虮(乐毅),是皆世俗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可见,庄蹻此后成为了楚将,甚至与田单、乐毅、商鞅齐名。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其实,根据《史记·秦本纪》,秦夺楚巴、黔中郡的时间是在楚顷襄王时,并不在楚威王时代,应该是司马迁看到的材料记错了。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处记载,《史记·楚世家》
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馀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史记·秦本纪》:
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周君来。王与楚王会襄陵。白起为武安君。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楚人反我江南。对照下秦楚两国主体的记载,楚国的巫郡、黔中郡曾两次被夺,一次是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司马错从蜀郡带着陇西兵攻黔中,
一次是秦昭襄王三十年,蜀郡郡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为黔中郡。
那么,庄蹻西攻巴蜀的时间,应该就在这2年间,然后随着其带领部队的西进,收复长江上的西方屏障,鄢、郢一线陷入空虚,才有了白起连续两年的攻楚大战,可以说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
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进攻,东迁陈城的楚顷襄王并不是无所作为,缓过劲儿来,就调楚国东方的军队十余万人,集中反攻了长江沿岸的城池,形成了新的沿江防线。
实际上,楚国为什么在丢失鄢、郢旧都之后仍能存活百年,根本原因即在于楚国拥有淮北的陈、蔡之地,这里在春秋、战国时代都是楚国重要的边邑,号称各有“千乘”之军,这个地方作为楚国的新都,还摆脱了旧都鄢郢的封君环绕的局面,反倒有更强的中枢力量与各国作战。
而从战略态势来讲,秦的南郡和楚地的关系,基本上可以比拟春秋末年吴、楚对峙的状态,而此时楚国的国力又远远超过当时的吴国,所以,并不是一捏就死的软柿子,等到最后秦始皇灭楚时,也要谨慎地出动六十万大军。
归根结底,就是残楚的实力,仍旧是一个强大的万乘之国,只是比秦昭王时代的秦国稍弱一些罢了。
关于本次楚国和晋国没有公族掌权,为何晋国分裂而楚国没有和楚国为什么不建议分裂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