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药要趁热喝

佚名- 2023-08-21 15:11:59

中药不一定要趁热喝

大家好,关于为什么说中药要趁热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药为什么不建议9点后喝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喝中药为什么喝5天歇两天
  2. 中药为什么那么贵
  3. 为什么说中药要趁热喝
  4. 吃中药第一剂吃完不舒服,还要不要吃

喝中药为什么喝5天歇两天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喝中药为什么喝五天歇两天?下面是我个人的观点,首先中药喝五天,病情会有变化,需要中医再进行诊断,是否需要对原先的药物增加或者减少,还有对药物的配伍是否需要改变,这是中医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改药物药量及配方,不像西医一种药吃到老。其次,中药是缓进的过程,有调理的作用,还有一些忌口需要注意。这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药为什么那么贵

疯狂的太子参、三级跳的三七、爬陡坡的金银花……对于一直依赖中药的老病号来说,中药材的涨价真让人苦不堪言。2016年12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新闻会上,中药材价格暴涨成为关注焦点,中药越来越吃不起的感慨接连不断。

74%的中药材价格上涨

南京的文小姐身体不好,这两年一直用中药调理,每周要花约700元。“我记得小时候,中药的价格一直比西药便宜,很多人生了大病治不起,都会求助中医中药,物美价廉。可现在怎么这么贵了?”

“就一个月工夫,怎么贵了这么多?”家住北京昌平的魏女士到药店买川贝,打算用来炖梨治咳嗽,却发现每克涨了1元多。“每次大约要用5克川贝,这就得多花5元。我这咳嗽是老毛病,小小的涨价成了大负担。”

中药价格贵,不仅老病号吃不消,偶尔吃副中药的人也对药费有点吃惊。广州的李先生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怕老吃西药副作用大,转而来到中医科。拿到中药处方,他大吃一惊:“7天的药量就要600元!我以前吃的西药每周只需要100元,中药可贵多了!”

“2016年开始,每公斤川贝至少涨了1千元。”从事中药材批发生意的药材店老板荣飞告诉记者。记者联系的3家药材店老板都表示,很多人看到川贝比较贵,只好去找作用类似的西药代替。这一现象非常普遍,中药的吸引力因此逐渐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与2015年同期相比,2016年4月监测的537种中药材中,有399个品种价格上涨,占74%;涨幅在21%~50%的药材品种最多,达154个,个别品种涨幅甚至超过了400%。“不可否认,部分中草药的价格确实在涨,比如白芷、川芎和生地三类大宗中草药的价格,相比2007年分别涨了50%、56%和82%。”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主任龙兴超客观地指出,整体而言,中药材市场未发生几何式上涨。代表中药材市场情况的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由常用的200个大宗中药材价格情况构成)显示,2007年1月的监控起始点位为1000点,2017年1月的点位为2579.93点,在10年的监控期内,指数涨幅还未超过2倍。

中药不“亲民”原因何在

中草药为什么丢掉了“平价亲民”的帽子?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张征认为,中药材不同于化学药,它具有农产品的特性,价格波动大,易受天气、地域、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它属于资源类产品,如野山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数量逐年减少,价格相应逐年增高。

龙兴超说:“近年来,社会对中医药更加重视,导致中药材的需求量上升。”整个行业的供应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种植成本高、收益低,药农不愿把资金投入中草药的种植上,致使产量减少。以川穹为例,若一亩地的产量是200公斤,按每公斤19元的收购价计算,去掉肥料等成本,药农一年的收入仅1500多元。

第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中药经销链条,致使疯涨的价格并未转化成药农的收益。拿川芎为例,药农的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9元,从收购商到药厂,再到医院药房,经过层层倒手,其价格至少涨了5倍。

第三,加工工艺落后,导致成本增加。中药产品要经过采收、加工、炮制等多道工序。任何一道低效的工序都会增加成本。比如中药饮片,仅封装、分发,价格也会增加不少。

第四,一些商家的囤货行为,使中药材显得奇货可居。药材店老板荣飞透露,国家出台中药材标准后,各大药厂开始大量收购药材并长期囤货。尤其是几个销售大户,专门囤积野生中草药,如四川产的炉贝等。“囤货使市场供给更少,价格走高。”

建立合理价格机制是核心

“我们更希望中草药的价格能稳定。”荣飞说,中草药涨幅严重时,整个产业链容易因大型企业囤货而被控制,批发商都会叫苦不迭。“现在中药材的价格处于高位,会不会引发药农瞄准个别品种一哄而上,到收获时节出现药贱伤农的现象,这些都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龙兴超认为,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周期性的变化,大概在2018年会有回落。他进一步指出,适当调整中药材的价格,是推动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具体来看,第一,中药材价格过去一直偏低,直接影响了药农种植和采收的积极性。第二,当前的中药材价格并不会削弱中医的竞争力,反而能推动更多人投入到中医药的发展事业中。第三,在制定合理价格机制时,有些中草药的价格要适当提高,随着供应商的生产规模扩大,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随着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中药材是能够大规模生产,进而满足市场需求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让中药材的价值得到回归,让药农真正获益。

针对这一点,龙兴超给出了4点建议。一是放开药价。国家对中成药的限价往往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才能焕发中药的活力。二是减少流通。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减少中间商等不必要环节。估计经过未来8到10年的发展,无序的中药材种植会逐步走向订单农业,通过计划生产实现定制式营销,价格会趋于稳定。三是完善标准。质量标准的缺失,导致中药材质量难以提升,掺假造假不断。强化中药产品的监督、鉴别、鉴定的方法,按照高、中、低等档次划分中药材,才能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卖好药。四是优化生产。坚持以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导向,建设大宗的、优质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鼓励野生孵育和利用山地、林地等来建设中药材种植的生产基地。同时,要提高加工工艺,从而降低中药饮片的生产成本。

为什么说中药要趁热喝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正哥,获得更多关于中医临床、养生、保健等的专业解读。关于如何服用中药,正哥之前已经专门发文讲过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查阅我的长文章。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煎煮及服用中药的经历,随便问几个人煮好的中药要如何喝,很多人想都不用想都能回答,一天两次,每次一碗。可是这样是否正确呢?

服用中药汤剂,要弄清楚这几点:每次喝多少?多久喝一次?服用的时间点如何选择?该怎样喝?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离您掌握正确的服用中药汤剂就不远了。

首先是每次喝多少的问题。几毫升?几十毫升?几百毫升?考虑到服用便利的问题,一般每次100~300ml,多数不超过300ml,以免引起胃部过于胀满,反而带来其他不适。若胃气虚弱,或小儿喂药困难,一般可采取浓煎的方法,每次服用50~150ml。但是如果是治疗口咽部的疾病,很多时候则采取每次几毫升至十几毫升频频含服甚至含漱,使药力始终停留在口咽,以免药过病所。

其次是多久喝一次的问题。一天两次?一天三次?多久喝一次同治疗目的有关。如果是用来进补,一天两次,甚至一天一次都是足够的,以起到缓缓收功的目的。但是,如果是用来治疗发热感冒等疾病,这样的服用频率恐怕就有问题了。早在汉代的《伤寒论》里就对服药频率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试看中医经典名方“桂枝汤”的服用方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如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桂枝汤一剂药煮好后先服用三分之一,如果汗出病退了,余下的就不用喝了,如果没有汗出病退,就半日之内将剩下的三分之二分次喝完,如果服完一剂药病还未退,则继续服用第二剂甚至第三剂,一直到病退”。由此可见,不仅不一定是一剂药一天分两次,甚至一天要服用几剂药,总之以达到药后病除为目标。

再次,服用时间点的选择,跟药性以及病位密切相关。一般治疗下焦疾病或者补益类的中药多在饭前服用,以使“饭压药”使药物直达下焦肝肾;同理,若是治疗上焦疾病或是发散类的中药,一般饭后服用,以使“饭托药”使药物直达上焦。然而对于治疗睡眠障碍等特殊疾病的药,往往在睡前1小时服用,以更好的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最后,是热服还是冷服的问题,中医特别强调顾护胃气,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建议药物温服,以免寒凉伤胃。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第一种是病情为热病,邪盛体壮者,主张把药物放凉了服用,凉药凉服,以增加清热解毒的功效。第二种情况是真寒假热证的,把热药煎好之后放冷服用,热药凉服,以起到暗度陈仓的效果。

吃中药第一剂吃完不舒服,还要不要吃

吃中药也得讲究方式方法的,譬如,一般常规的是熬好以后早晚各服1次,饭前服用。具体服用时间如下:1、调理脾胃的药物:建议饭前服用;2、驱虫药物:建议空腹服用;3、安神剂:睡前服为佳;4、一般的药对人体有刺激性,或相对病人的脾胃不好如有胃炎等,一般可以在饭后1h左右来服用中药。另外服用中药和其它药物最好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有的患者可能吃各种各样的药物,刚吃完中药或者刚吃完中成药还有西药,就灌点汤药,肯定不合适。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

“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如果因为药力过猛,顿服出现不舒服的话,可以采用先喝一小口,隔十几二十分钟或半小时再喝另一小口的方法,以缓冲药力的峻猛之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健康指南 中药趁热喝不一定好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66688815.com/12/118520.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少喝酒是对的(为什么要少喝酒少抽烟)
下一篇:为什么说买新房15年内必须卖掉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