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历史冷知识读后感)

互联网- 2023-08-26 05:40:28

历史冷知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历史冷知识的问题,以及和1936历史冷知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1936年的历史转折是
  2. 1936年中国历史背景
  3. 1936年世界历史重大事件
  4. 1936年历史转折是什么

1936年的历史转折是

1936年因西安事变爆发而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有不少重大事件发生。

在年初,率先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会同红十五军团举行东征,意图打开全民抗战局面,推动抗日高潮早日到来,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形成相互支撑的局面,以扩大红军的影响力和活动范围,避免被国民党军围困在陕北,形成孤岛局面。

红军东征直接威胁到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阎锡山拿出全部力量阻止红军东进,正在阎军与红军相持不下之时,蒋介石派出中央军以援阎的名义进入山西,阎锡山有苦难言,急于与中共议和停战,各守原防,互不侵犯。

中央红军东进之路被蒋介石和阎锡山联手挡住,不得不回师黄河西岸,与蒋阎军隔河对峙。

此时的陕北根据地,被国民党军四面包围,北边是陕西地方军阀部队,东边是阎锡山的晋军,南边是张学良的东北军,西边是杨虎诚的西北军和马鸿逵的马家军,在他们后面是源源不断跟进的中央军以及青马、甘马的骑兵。形势非常危急,中共方面急于打开突破之门。

好在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实力派军阀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阎锡山、张学良都不甘心完全受制于蒋介石,希望能与蒋介石形成某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中共方面充分利用这一矛盾,积极做争取张学良及东北军的工作,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的秘密会谈,达成多项秘密协议,在逼蒋抗日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东北军停止进攻红军,红军面临的最大威胁解除了。

与此同时,中共方面广泛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与阎锡山、杨虎诚等地方实力派军阀之间建立统战关系,大大减轻了根据地的军事压力,使根据地获得难得的短暂休养生息的机会。

红二、四方面军克服重重困难,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大大增加了红军的实力。同时也引来了更多的国民党军。

蒋介石妄想一举消灭红军,不断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领东北军和西北军进攻红军打头阵,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非常精明的,东北军、西北军等地方军阀部队与红军打消耗战,蒋介石的中央军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这种一石两鸟之计,不可谓不毒辣。

红军面临着一场非打不可的战斗,为避免被动挨打,于是决定主动出击。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组建西路军。在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的率领下,渡过黄河西征,西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调动敌人,减轻陕北根据地的压力,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另一个是创立新的根据地,扩大红军的活动区域。

西路军原准备分两批渡河西进,徐向前、陈昌浩率五军、九军、三十军在前,四军和三十一军随后跟进。不想,敌情发生变化,四军和三十一军尚未渡河,就被敌军阻隔在对岸。无法和前面的部队会合。

徐向前、陈昌浩只有率已渡河的三个军踏上西征之路。

五军是原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团,骨干力量是参加宁都起义的原国民党军西北军的起义部队,战斗力强,但在长征路上一路恶战,受损严重,兵员补充不足,在西征路上仅有两个编制不足的师。

九军是四方面军的两大主力之一(另一个是四军),拥有四个较为满员的师,是西征军的主力部队。

三十军也仅有两个师,但兵员比五军要多。

西路军组成军政委员会,以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李特、李卓然、曾传六为常委,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验、陈海松、郑义斋为委员。统一领导西路军的军政事务。

李特是四方面军的参谋长,李卓然是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杨克明是五军政治部主任,王树声是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李先验是三十军政委,陈海松是九军政委,其他三人负责地方党政工作。

西路军起先进展顺利,遭遇的强敌并不多,但随着西进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深入到甘肃、青海马家军势力范围之内,遭到马家军的疯狂反扑就越激烈,马家军的骑兵在空旷的草原、沙地上的战斗中,显示出巨大的杀伤力,红军战士在无险可守的阵地上奋勇杀敌,牺牲很大,元气大伤。极需支援。

此时,国内局势发生巨变,西安事变突然爆发,在陕北的红军主力大多调往陕南,协助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共同抵抗中央军可能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中共方面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在与国民党的和谈交涉中,多次提及西路军问题,国民党方面借故多方拖延,迟迟不予答复。

等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央红军主力才回师陕北,迅速组建援西军,支援西路军。无奈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又有敌人阻隔,远水难解近渴。

西路军苦撑战局近四个月,最终失利,损失巨大。一大批优秀将领牺牲,包括五军军长董振堂、九军军长孙玉清、五军参谋长李屏仁、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九军政委陈海松、九军参谋长陈伯穉、九军政治部主任曾日三、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等。

西路军的失利,罪魁祸首是蒋介石,他不顾廉耻,背信弃义,假手马家军,置西路军于死地。

西路军虽然失利了,但全面内战的战火终于暂停,全国进入抗战新时期。

1936年中国历史背景

1936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中国大地上,国内国际各种力量分化组合、风云激荡,上演了一幕幕大戏。

1936年2月,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宣布原有抗日武装“一律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五、六军,以及抗日联军游击队”。据此,东北抗日联军相继组建了11个军,最终形成了以“南杨(靖宇)北赵(尚志)东周(保中)西李(兆麟)”为军事指挥的抗日局面。“东北抗联”最盛时期发展到3万余人,威名响彻全国。

在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掀起新高潮的形势下,北方局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解决当时干部缺乏的问题,作出决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要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中长期坚持英勇斗争的一批党员履行手续出狱。后来,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陆续出狱。1936年10月,薄一波、杨献珍等受北方局的委派到达山西,同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他们接办了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并利用这一合法的组织形式,开办多种训练班、教导团,培养了一大批领导抗日救亡工作的骨干。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二、红四方面军完成了长征,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的空前奇迹,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在这一年即将翻过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几乎超出所有人意料而震惊中外的大事——西安事变。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的蒋介石被扣押起来了,原因是他不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斡旋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而顺利实现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转变。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1936年世界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事变是1936年是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劝谏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最终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历史转折是什么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好了,关于历史冷知识和1936历史冷知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历史冷知识,保证惊呆你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66688815.com/13/151204.html
上一篇:纸尿裤的来源(纸尿裤的来源是什么)
下一篇:鲁班七号的扫射可以触发(鲁班七号的扫射攻击可以对敌人)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