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6个冷知识(关于婴儿的冷知识)
10442023-09-09
大家好,关于婴儿吃头孢有什么副作用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宝宝吃抗生素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宝宝用的消炎药一般建议症状轻的使用阿莫西林颗粒,重者使用阿奇霉素颗粒,宝妈要饮食清淡,不要吃太过辛辣等对胃部有刺激的食物,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熬一些鸡汤或鱼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和喝酒,不要太过操劳,保持愉快心情。
头孢菌素抗生素是一类半合成光谱抗生素,抗菌谱广、作用机制强、疗效好、副作用低,相对于其他抗生素,从安全性来说,适合于儿童使用,正常剂量试用对身体没有太多影响,只有过度依赖和过分滥用时才会产生不良反应。
?现总结如下: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血清样反应,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容易损伤肠粘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药源性腹泻。
3.胆囊或者膀胱结石的形成,例如头孢曲松钠在尿液中和游离钙结合形成不溶解的头孢曲松钙结晶,导致药源性结石形成。
4.据统计,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头孢类药物分别是:头孢曲松钠,头孢替安,头孢替唑钠,头孢硫咪,头孢呋辛钠等。
?下面我说一说,我们可以选用的头孢菌素类用药有哪些
第一代头孢,头孢克洛干混悬液,有草莓口味的,适合婴幼儿人群的常规细菌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常用的有头孢丙烯颗粒、分散片或咀嚼片,头孢呋辛酯颗粒、干混悬或分散片。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地尼分散片或颗粒,头孢克肟颗粒、分散片或干混悬,头孢泊肟酯干混悬或分散片。
第四代头孢:这类药物都是注射剂,比如头孢匹罗和头孢吡肟,是住院的患儿才会使用。
@头条健康联盟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国内抗生素用量最大,所占比例也最大,占门诊处方量的50%以上,住院患者80%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而根据药敏实验而选择者只占10%。儿科抗生素滥用更为严重。抗生素的使用存在多种误区:
①患儿家长普遍认为抗菌药就是消炎退热药,错误地认为抗菌药能预防感染;
②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效果的却用静脉注射;一种抗菌药物即可达到药效的却用2-3种;
③认为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旧品种,直接后果就是使用的抗生素的级别越来越高;
④药敏结果提示全部耐药,但认为有感染就要用抗菌药;
⑤将定植菌当致病菌治疗。各种认识误区造成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后果就是产生耐药及不良反应。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需要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
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30%,中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抗生素在50%以内,但调查显示,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药物使用的中位数79%,远远高于规定的水平。WHO要求50%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前须进行合格标本的细菌检测,国内比例低于30%。所以,为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①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用。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国内小儿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用量最多、使用最不合理的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0%为病毒感染,抗生素使用需慎重;
②发热原因不明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③细菌性感染者有感染指征时才能应用抗生素。根据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酌情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可以导致白细胞下降;
④由于细菌性感染难以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所以临床初次抗生素治疗要真正做到正确、准确、合理极为困难,绝大部分依靠经验性治疗;
⑤危重患者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如:重症肺炎,即使没有确切的细菌学诊断,也
需给予抗生素治疗。应对患者的自身因素、当地病原的流行特点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最可能的病原菌,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根据不同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抗生索的使用原则
①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需综合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选择口服给药,重症、全身性感染可以先静脉给药,根据临床情况酌情改为口服给药。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②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代谢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根据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选用适合的药物品种;按各种抗菌药物治疗剂量范围决定给药剂量;根据药代动力
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决定给药次数。如阿奇霉素是浓度依赖性,1日1次给药,若静脉使用,需静脉滴注3小时以上;而头袍类是时间依赖性,需要间隔6-8小时,每日给药2-3次,快速输注;
③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重新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④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若一旦见效就马上停药,易造成致病菌死灰复燃,病情迁
延不愈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⑤联合用药: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要遵循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指征: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⑥由于药物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生素剂量减少,联合用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也会成倍增加。多种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的增加对儿童会更加敏感一些,应更加慎重,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联合用药。
儿童不宜使用的抗生素:氨基糖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类,儿童慎用。吟诺酮类:12岁以下禁用,18岁以前慎用。
综合分析,儿科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门急诊,常用的为头抱类及大环内醋类。但是耐药有:①肺炎链球菌青霉素;②肺炎链球菌、肠球菌;③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p内酞胺酶、氨节青霉素。因此,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正确掌握各类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机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降低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
与国外比较,国内儿科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处方率高,级别高,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普遍存在。抗生素使用既要依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及检验检查,合理选择、调整使用抗生素,同时还必须把抗生素使用依据、目的、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达成共识。惟有如此,才能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与尽可能避免不良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掌握合理使用策略,做到正确使用。
孩子得病了到底要不要抗生素,这取决于是否有细菌感染的依据。得病不等同就是细菌感染,因为很大部分为病毒感染。
1、小儿使用抗生素指征1、从临床判断,如果脓涕,黄涕,黄浓痰,扁桃体白色分泌物渗出,皮肤有脓疱,皮肤感染有脓性分泌物的往往提示细菌感染。
2、从发烧时限判断,病毒性往往在5天左右体温会下降趋势或者退正常,如果体温退而复升,或者超过一个星期,发烧伴有明显寒战的,细菌感染可能性比较大。
3、从孩子简单血常规判断,白细胞升高明显,尤其大于1.5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超敏CRP(C反应蛋白)化验超过30以上,往往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5、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CRP指标,更有意义,CRP和SAA都不同程度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6、PCT(降钙素)指标大于0.5ng/ml是,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大于2ng/m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
7、结合其他,如影像学,如胸片,CT等检查结果。
8、结合临床经验和指南,如急性鼻窦炎或者中耳炎往往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尿路感染。
小儿常用抗生素分类1、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针,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等。
2、头孢类常见分3代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氨苄、头孢唑林。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替安、头孢西丁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定、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头孢克肟等。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4、其他在儿童使用很少。
总之,临床是否使用抗生素如何选择抗生素,是要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临床经验和疾病指南综合决定的。但有时也很难判断,这时也可以从孩子平时免疫情况判断,一个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发生感染,可能在抗生素使用上比免疫力正常孩子要积极一点。
抗生素是双刃剑,如果有明确细菌感染不使用,会造成病情加重。没有细菌感染,滥用会造成菌群紊乱或者耐药发生。所以在小儿抗生素使用上需要专业儿科医生检查后再使用,这样更安全也更有效,避免了滥用抗生素的风险。(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关于婴儿吃头孢有什么副作用吗,为什么不建议宝宝吃抗生素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