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一营演员(我的特一营演员表小岛)
5232023-12-02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结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的一些知识点,和肠息肉建不建议切除肠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肠息肉是指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异常生长的组织。肠息肉可能由原发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等)、情绪、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诱发。
检查出息肉不一定是癌症,但可以确定的是肠息肉大多是癌前病变。即息肉演变成癌症的几率非常大,发现了就应该及早切除。
下面,“问上医”为您详细介绍您应该如何处理。
肠息肉是什么情况?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临床多见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多属良性,但有一部分有恶变倾向。即在增生过程中,在炎症微环境的刺激下,细胞癌变的几率会大增。例如95%的结直肠癌就是息肉长大之后的结果。
因此,一旦发现肠息肉,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癌症,都建议切除。无论是非肿瘤性息肉还是肿瘤性息肉。
肠道息肉很隐蔽,但可以有效清除。息肉发展成为癌症大约需要5-1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若进行肠镜检查,一旦发现便同步刮去,可阻止其癌变。
切除息肉后会复发吗?有可能。现有息肉被切除后,之前未出现息肉的肠粘膜表面可在同样的致病因素刺激下,再次长出肠息肉。这也是为啥首次发现结直肠息肉后,需要每5年再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年过40之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上升。我国没有明确的官方规定该从何时开始结直肠癌筛查。但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的是45-75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如果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则可能要更早。
而结肠癌筛检方法主要有四种,选一种坚持做即可。
(1)粪便隐血检测(FOBT)
即检查粪便里是否有血液,推荐检测频率最好每年1次。
(2)粪便免疫化学检验(FIT)
本质上也是粪便隐血测试,但它能借助特定抗体来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推荐的检测频率也是1年1次。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以查看整个结肠是否存在息肉,如果存在息肉可在检查的同时将其剔除,并进一步提取组织进行活检看是否有癌变。
若检查结果正常或只有很小的息肉,则之后推荐每10年检查一次即可。若检查到有危险病变或进行过手术切除,则之后需要每5年一次或三年一次甚至是更短的时间。
(4)乙状结肠镜检查
其本质上和结肠镜没有重大区别,只是它镜检的视野只占大肠整体的三分之一。又因为大约75%的肠癌都发生在乙状结肠检测可以看到的视野内且乙状结肠镜检查清肠处理更简单,也不要像结肠镜那样做麻醉镇静,因此相比结肠镜检查,很多人更愿意选择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但如果检查发现有息肉或癌变还需要接着做结肠镜检测来看清楚整个肠道情况。乙状结肠镜筛检结肠癌的推荐检查频率是每5年一次。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做肠镜有息肉不会直接切掉。做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会选择活检钳取之后病理活检,不会直接切掉,在检查结果出来后适合镜下手术治疗的,会再进行肠镜检查并做肠镜下手术。部分癌变也会出现息肉,直接切掉会延误病情,耽误治疗,切除息肉还要考虑患者的凝血功能。
如果肠镜检查有息肉,一般是要手术摘除的。因为肠道息肉有引起癌变的可能,特别是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病人,需要定期复查肠镜。急性肠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即可完全治愈。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减少胃肠道的刺激。
结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结肠息肉,需要根据息肉的类型、大小、性质、数目、患者症状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炎性息肉多为肠道炎症继发,一般没有恶变倾向,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增生性息肉是结直肠中最常见的息肉类型,常常多发,且直径多小于5毫米,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带蒂的息肉、直径小于2厘米、基底部广泛的腺瘤性息肉可内镜下切除。对于不能明确其性质或与肿瘤无法鉴别的息肉,也需要内镜下切除。对于较大的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病理证实为恶性的息肉、多发的腺瘤性息肉,还需经内镜黏膜下切除甚至手术切除部分肠管。
由于结肠息肉患者通常无明显的症状,所以许多患者对结肠息肉并不重视。但事实上结肠息肉是有潜在癌变风险的,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在日后癌变,这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所以患者应该要坚持进行定期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志红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